你知道最台的派對食物是什麼嗎?在台灣,我們都呷炒米粉!

台灣燙
最後更新2018/09/01

如果想舉辦一場台灣味十足的老派派對,你會想端上什麼樣的拿手料理?跑回家問問媽媽或阿嬤,十有八九家中的長輩會回答你:「下個數十顆水餃」或「炒幾斤米粉」!比起其他細緻的宴客大菜,熱米粉與水餃更有澎湃飽足的本質,一鍋一盤便能填飽眾人肚腹,水餃還能吃多少下多少,炒米粉卻是難得小鍋,總要大盤大碗端上桌才有那股「鬥鬧熱」的氣氛。

「米粉仔安肚」。 台灣舊時,無論是廟頭拜拜還是宴客婚娶,總鋪師總是拿著大鍋大剷架勢十足,麻利炒出一鍋有油蔥香有蔬菜甜的炒米粉來快速安定一眾親戚朋友的飢腸轆轆,這是沒吃飽時最後一道防線,更是喜宴尾聲時婆婆媽媽搶包菜尾的一味紅牌;如果是自家家常吃食,一大鍋炒米粉更是親切的味覺記憶,因為是最平常不過的家庭美味,每位媽媽都有自己的秘制配方,每個人都驕傲自家的拿手味道,誰是第一?你吃慣的那盤就是囉!

炒米粉要好吃,身為主角的米粉當然要仔細揀選。台灣的埔里米粉較粗,風城新竹的米粉則是細粉,秋末一陣陣乾冷的九降風剛好配合晾曬米粉「三分日曬、七分風乾」的訣竅,品質自然上乘。無論是埔里米粉還是新竹米粉,其實只要盡量選擇純米製造、不含玉米澱粉的純米粉,一盤炒米粉就成功了1/3。各地的炒米粉有各地的滋味,大家深深喜愛的金瓜米粉起源於澎湖,在鄰近海灣的當地還會加入些花枝或蝦仁等海鮮,本島的版本雖然大多省去新鮮海味,但是一味蝦米與數朵香菇也頗能提點鮮味唷!

想像自己炒一鍋米粉,從洗切配料開始耐心準備,微火爆香油蔥酥後接著炒進菜蔬與肉類,除了基本的班底高麗菜、紅蘿蔔、香菇與瘦肉絲,其他想吃什麼大抵都可以從容地切細放入,只要掌握油水與米粉比例均衡、香菇汁與高湯少量多次加入的小訣竅,就能夠炒出質地軟而不糊、油潤卻收汁完美的一盤,我們實驗的結果是,一份米粉兌上兩份高湯的比例最完美!炒米粉美味大氣,配啤酒吃或熱湯吃都令人感到滿足,最貼心的是炒米粉冷冷吃還是好好吃唷!今晚想吃炒米粉但是媽媽不在身邊,就挽起袖子自己動手做吧。

▼炒米粉食譜

原文來自:台灣燙

募資連結:台灣燙計畫,帶你找回被遺忘的台灣料理

相關推薦

更多愛料理生活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