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歷史:咖啡、可可、茶在古歐洲是興奮「癮品」,還跟壯陽有關?
對許多人而言,早餐是一天的開始,咖啡、茶、可可是每日早餐餐桌上必需的飲品。不過咖啡、茶、可可的發掘、流行也和世界的人口流動有關嗎?而早在十幾世紀時的歐洲,咖啡、茶、可可被視為是提神、使人亢奮的興奮劑,甚至還因此和壯陽有了關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Photo:pixabay.com
早餐變小,世界變大……
今日,茶、咖啡、可可三選一的問句聽在耳裡是如此的熟悉,以至於這些飲品好像是理所當然的早餐必備。然而這三種農產品能這樣擺在一塊兒,可不是那麼自然而然順理成章的。它們唯一的共同點─其實也是關鍵所在─在於這三種植物都是熱帶植物,溫帶地區無法種植。
三大「興奮癮品」
事實上,早在十四世紀,來自歐洲的地理探勘員和植物學家就已經知道咖啡、可可和茶了,只是一直要等到十七世紀末,它們的消費才成為一種商業行為。也許可可要早一點,西班牙遷移到美洲的移民很快就喜歡上了這種飲品。
歐洲有關咖啡的描述,首見於一位德國醫生,里昂哈德.羅沃夫(Leonhard Rauwolf,1535-1596,德國醫生、植物學家、旅行冒險家)。他於1573 年到1576 年間遊歷鄂圖曼帝國,回來之後著作分享所見所聞。他提及「一種跟墨水一樣黑的飲料」,並且讚不絕口。然而一直到了十七世紀,威尼斯和馬賽商人才到埃及採購,並開始在歐洲地區販賣咖啡。1720年,專門飯售一種飲品的專賣店開張了,並因此款飲料而得名咖啡館(caffè),該店至今仍營業中: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的花神咖啡館(Caffè Florian)。1606年,一艘荷蘭船從爪哇回航,帶回了第一批茶葉。荷蘭人拿他們一直想出口的鼠尾草跟中國人交換,換回了幾箱他們完全陌生的茶。結果與他們的期望剛好相反:反而是茶攻占了歐洲。但這樣的成果可是花了幾十年的功夫累積而成的。早晨喝茶的開路先鋒一般咸推英國女王瑪麗二世,自1689年的光榮革命之後,她便掌管英國朝政,直到1694年駕崩為止。於是十八世紀初期,茶成了英國人的新寵。
這些新的晨間飲品不僅僅是取代了其他的液體食物而已,特別是湯,更重要的是它們具有提神的功效,能夠讓人的頭腦清醒。咖啡因(Caféine),一如其名是咖啡豆裡含的天然成分,在茶葉裡也有,只是名稱變了,變成了茶因(théine),其實都是同屬甲基黃嘌呤家族的生物鹼,有刺激神經的作用。馬黛茶(maté)、瓜拿納豆(Guarana)、可樂果(noix de cola)3和可可豆裡也都驗得到,只是可可豆裡的含量比較少。咖啡因是心血管和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劑 ,亦有輕微的利尿效果。直到1819年,咖啡因這個物質的存在才獲得科學證實。在歌德的鼓勵下,德國化學家弗里德里希.費迪南.龍格(Friedlieb Ferdinand Runge)提煉出這個物質,並命名為咖啡因。不過,早在咖啡因被發現之前,咖啡提神的特性已人人皆知,它一直都是全世界用量最大的精神振奮劑。
因此咖啡和茶─可可的興奮功效較低些─可以說是(非常微量的)一種亢奮藥劑,而且還是合法的呢,是能讓人提神並保持清醒的最佳良藥。所以它們很快的就攻占了人們一天當中的第一頓餐,人們甚至一起床,早在攝取任何固體食物之前,就先喝咖啡或茶,它們是人們一天中喝下的第一杯飲料。這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十八世紀初,荷蘭、巴黎和倫敦的上流貴族就已經流行一起床先來杯這些飲料了,他們是當時唯一能負擔得起的社會階級。而後這些飲品在商業利益的帶動下逐漸普及,使得其價格在這個世紀迅速下跌。結果,一般的城市居民也開始負擔得起,至少有能力偶爾喝喝;十八世紀中葉,喝這些飲料的消費行為慢慢的從倫敦、阿姆斯特丹和巴黎擴展到西歐其他地方。
這些飲料的提神功效,很快的為它們贏得了近似威而剛的名聲。時至今日,可樂果依舊保有這個可以壯陽的聲名。當然,用人們對壯陽春藥的遐想來營造並維繫市場的樂觀發展,這樣的策略自十五世紀以來非常常見,舉凡引進歐洲的新鮮植物多少都擁有過這樣的名聲,只是時間長短不一罷了。朝鮮薊、蘆筍就是最好的例子。食用薊,也就是朝鮮薊,在十四世紀被端上王族的餐桌時,尤以其內含咖啡單寧酸具有抗氧化的效果而知名,儘管朝鮮薊的咖啡酸含量跟其他眾多植物一樣極其微小,它仍和咖啡一樣,在當時享有興奮提神的美名。羅馬人很早就相當偏愛地中海地區原生的蘆筍,但得要到十八世紀時,蘆筍才在歐洲蔚為風潮。其實蘆筍稱得上藥效的特性只有利尿一項,然而有好長一段時間,壯陽春藥的頭銜穩穩的安在它身上。第一位為它做廣告的名人就是老普林尼(23-79 A. D.)4;《一千零一夜》也賦予它同樣的名銜,而龐巴度夫人(1721-1764,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婦,著名的交際花)就是它的擁護者。蘆筍本身的形狀或許也容易引人遐想;十八世紀時,還有人叫它「愛的尖頭」(pointe d’amour)。
所以這些確實具有提神效果的飲品會被冠上壯陽的名號,也就不稀奇了。前面提過的《女人皆如此》歌劇裡有一場熱可可的戲碼,就暗示了女僕為了讓年輕女孩更快回應她們變裝情人的追求,慣常做法就是給她們喝可可。可可在伊比利地區的快速流行,西班牙宗教法庭卻堅持認定喝熱可可是不正經的行為,原因就在於此。這三種飲品橫行在外的壯陽名聲,雖然說法謬多於理,但並沒有減少人們清早喝下它們的量。
更多關於早餐的起源、發展與跨文化的變化,收錄於:
百年早餐史:現代人最重要的晨間革命,可可、咖啡與糖霜編織而成的芬芳記憶
購書連結: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