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人造肉之後,這次是「人造魚肉」:Impossible Foods 的新挑戰
一開始是人造肉,再過不久,會是「人造魚肉」。Impossible Foods 是一家致力於開發幾可逼真的植物肉製造商,其商品最具特色的地方是「擬真度」:雖然是植物肉,卻會流出血水,而且美味跟真實的肉一模一樣,他們的產品已可以在 Burger King 與許多通路購買到。據聞,他們正在馬不停蹄的研究人造魚肉,這將給市場帶來什麼影響呢?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Impossible Foods 計劃於2035年生產所有肉品的素食版本
Impossible Foods 對外宣布,他們正在使用「血紅素」來複製出擬真的魚肉。血紅素,是使該公司明星產品「植物性牛肉」與真正的肉類具有幾乎相同味道與質地的秘方。不只是魚肉,他們的目標是在 2035 年,研發出市場上可見的所有肉品的素食替代版本。Impossible Foods 正在陸續擴張其研發團隊,計劃將從現在的 124 人、在明年年底前增加到 200 人左右。無論以科學角度或是經濟效益而言,這個目標是否可以實現還有待觀察。
Impossible Foods 執行長 Pat Brown 認為,他有信心 Impossible 的植物牛肉配方可以經由調整,模擬出不同的蛋白質來源。實際上,研發人造魚肉的並非只有 Impossible Foods 一家公司,還有 Good Catch Foods 公司嘗試以植物製造出素食鮪魚,由六種基於植物的成分製成,包括鷹嘴豆粉和扁豆蛋白,銷售給各種需求的消費者,不僅僅針對素食者。另也有 Wild Type 公司正在開發素食鮭魚。
肉類替代品的消費量攀升,就代表市場接受「人造魚肉」嗎?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的數據,美國的新鮮肉品(包括牛肉、小牛肉、禽類和豬肉)的零售額從 2013 年的近 733 億美元增加到 2018 年的近 785 億美元。而肉類替代品的銷售額在這期間也增長了一倍以上,在 2018 年達到 14 億美元。
即使肉類與肉類替代品的消費額在過去幾年逐漸攀升,但素食者(或純素食者)的人口比例在 2018 年市調諮詢公司 Gallup poll 的民意調查中並沒有提升太多,5% 的受訪者表示為素食者,而 2012 年為 2%,人口比例改變不大。
願意購買「人造肉」的消費者,大多是基於不想轉為素食者的情況下、仍可以減少食用肉類。有些人可能是基於保護環境的考量(養殖業帶來的環境破壞),但更多人則是基於健康的需求。然而攝取魚肉並沒有與攝取肉類(特別是紅肉)帶來同樣的慢性疾病風險。目前尚不能了解市場是否可以接受魚類替代品,即使是願意吃人造肉漢堡的消費者。
全球 90% 的魚類已被過度捕撈,預計 2030 年耗盡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表示,雖然世界各地數 10 億人依賴海洋產品作為其主要蛋白質來源,但由於過度捕撈,全球的海洋魚類庫存已經減少了90%。「與商業捕撈開採海洋、破壞海洋生態系統的方式相比,亞馬遜雨林的破壞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提倡肉類替代品的研究組織 Good Food Institute 創辦人 Bruce Friedrich 如是說。
Bruce Friedrich 表示:魚類族群的消耗正在持續崩壞。目前解決這個問題的普遍方式,就是建立養殖漁業,然而總是會有新的環境污染。「就環境影響的緊迫性而言,魚類僅次於乳牛。這就是我們如何看到優先權的因素。」
但美國 Seafood Harvesters of America 的執行董事對此論點提出異議,他認為美國漁業公司不斷在提升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當消費者購買海鮮時,可以支持到沿海的社區以及小型企業,這對海洋的可持續性沒有疑慮。」
魚類占全球所有動物性蛋白質的消費量 17% ,其中 26% 的消費量來自於最貧窮和最不發達的國家。海洋同時也是重要的經濟來源,全球將近 6000 萬人從事漁業和水產養殖業,估計有 2 億個職務與漁業部門直接或間接相關。魚類同時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食品之一,其中 54% 來自於發展中國家。對這些國家而言,魚類貿易產生的收入超過其他糧食商品的總和。
因此,漁業的可持續性對於世界各地沿海社區數 10 億人的生計至關重要,特別是在產業結構約 97% 為漁民居住的發展中國家。但是,如果我們堅持目前過度捕撈的方式,將使地球上的一個主要食物來源達到極限。我們勢必要逐漸減少漁業補貼,才有機會實現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人造魚肉,只能比魚肉更美味!
Beyond Meat(超越肉品),Impossible Foods 的主要競爭對手,表示讚賞Impossible Foods 開發植物性魚肉是「解決海洋發展可持續性的危機」,但 Beyond Meat 在短時間內並沒有開發植物性魚產品的計畫,未來仍繼續將創新能量放在三個核心產品:牛肉、雞肉與豬肉。Beyond Meat 的執行長 Ethan Brown 說明:「你不太可能同時服務這麼多人。」
也並非所有開發可持續性海洋產品的公司都使用植物成分,在舊金山的 Wild Type 公司,創始人 Aryé Elfenbein 和 Justin Kolbeck 正在利用細胞技術於實驗室中複製鮭魚,從而避免了對植物配方的需求。「當你試圖用植物成分重建同樣的質地時,會有一些限制。實驗室培養的鮭魚,可以複製出幾近相同的紋路。」然而,Wild Type 公司面臨著重大的財務困難和科學上的執行障礙。目前 Wild Type 只能生產少量的魚,大概是 3.5 個星期才能製作出 1 磅的鮭魚,量產是最大的困難。
Impossible Foods 執行長 Pat Brown 承認,「消費者並不急於購買以植物為基礎的魚類。」但他預測,當 Impossible 發表幾近真實食物味道與質地的魚類產品,市場就會被改變。「我們能夠成功的唯一途徑,就是做出比海洋中開採的魚更美味的植物性魚肉。」
▼在Impossible Foods研發完成前,我們只能吃素魚過過乾癮囉!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