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雨林大火、冰島冰川死亡案,與你的飲食有何關?
巴西國家太空署(INPE)8月20日指出,今年亞馬遜雨林已發生超過 7.2 萬起火災,打破歷史紀錄。8月18日,位於冰島一座簡稱 OK 的冰川消失,人們群聚一堂為此舉行「告別式」共同哀悼,因為它已經沒有了足夠移動的厚度。蔓延的森林大火、冰川的死亡,離你並不遠,且與你我息息相關。氣候變遷已成為了老生長談的問題,作為個人我們又可以有哪些行動?
每 1 分鐘就有一個足球場大的雨林消失
亞馬遜雨林是全球最大的雨林,有「地球之肺」稱號,面積約為美國國土的一半,不但被視為減緩全球暖化的重要植被,更是孕育豐富的動植物物種以及原住民文化。亞馬遜熱帶雨林對減少碳排放、減緩地球變暖有顯著的作用,但衛星資料卻顯示每分鐘就有相當於一個足球場那麼大的雨林被砍伐清理。
巴西國家太空署(INPE)資料顯示,2019 年巴西起火案例比去年增加 84%,1~8月期間總共發現 74,000 例,絶大部分發生在亞馬遜雨林地區。歐盟的地球觀察機構 Copernicus 認為評估森林火災的破壞程度,最佳方法是看二氧化碳排放量。今年到目前為止碳排放相當於 228 兆噸,是自 2010 年來最多的。
亞馬遜雨林大火頻繁發生,不過,嚴重程度一直到最近才被關注。人們真正意識到雨林大面積著火,是在 8 月 19 日那天,亞馬遜雨林大火的濃煙蔽日,聖保羅白晝變黃昏,此時才被各國媒體與社群媒體所重視。
如果我們曾經有所作為,OK 冰川你不會消失
OK(Okjokull) 並不是世界上第一個融化的冰川,更久之前已陸續有較小型的冰川逐漸融化消失,但當 OK 這種規模的冰川也開始消失,這意味著更大型的冰川也備受威脅。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被簡稱為 OK 的這座冰川,科學家在 2014 年宣佈它正式死亡,因為它已經沒有了足夠移動的厚度。曾經的巨大冰川,只剩下不大的冰塊,仍然覆蓋在火山口上。
8 月 18 日冰島為 OK 冰川的「離世」舉行紀念儀式,放置一塊銅匾,上面寫道:
致未來的一封信:
Ok 是第一個痛失冰川地位的冰島冰川。未來 200 年,我們所有的冰川預計都將走它一樣的道路。這個紀念牌匾就是為了承認我們知道目前正在發生的情況,承認我們知道需要做些什麼。如果我們曾經有所作為,Ok 冰川你不會消失。
2019年8月
二氧化碳濃度百萬分之 415
冰川學家斯歌德森在西元 2000 年曾統計了一下冰島的冰川總數,發現共有大大小小 300 多個。到 2017 年,其中的 56 個較小型的冰川已經消失不見了。
你吃的每份食物,都決定了地球的未來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2019 年已經成為人類歷史上最熱的三年之一。
BBC 製作了一個動態網站(請按此),讓大家了解自己的所在城市升高了幾度。
最糟的情況,若人類於 21 世紀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不受控制。從全球來看,可能導致 2100 年氣溫升高大約 3~5 攝氏度。
以台灣台北為例,2100年,夏季 31.7 度會成為常態。
1月:17.6攝氏度 (+5.0 自1900年起)
7月:31.7攝氏度 +4.1 自1900年起
全球暖化會造成的災害無法想像,冰川融化代表海平面上升,數以億計的人恐流離失所,失去農作物、面對極端氣候,都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風險。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先前提出一份關於氣候變化的主要報告,由 107 位科學家所撰寫。報告指出,西方以肉食為主的飲食正在加速全球變暖。
專家目前給人們提出的建議是,要想延緩全球氣候變暖,最好能改變飲食習慣,改吃以植物為主的飲食。
由於食品生產過程本身也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其中,農業和畜牧業佔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四分之一。若我們想延緩暖化,減少肉類食品消費是必須且必要的。
科學家說,除此之外人類還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 保護自然熱帶雨林資源
- 少吃紅肉,多吃菜。
- 保護和恢復泥炭地
- 鼓勵「農林業」,即糧食作物與樹木相結合來耕作
- 改善農作物品種
▼ 以蔬菜為主的料理,營養又美味
▶ 參考資料
▶ 延伸閱讀
全素、蛋奶素、五辛素與鍋邊素都算素食?各類素食定義與示範食譜大解密!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