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子在吃之前「泡鹽水」能防變黑?真的嗎?
今天收到一箱台中后里貓仔坑謝家農場寄來的水梨,這是他們與環境法律人協會EJA合作義賣的水梨。有趣的是,當我跟農場主人道謝時,他提醒我:「1.先冰涼,2.切開後不要洗鹽水,3.從果核先吃,再吃果肉。」梨子要冰涼涼才好吃我知道,但不要洗鹽水跟要吃果核,這跟以往認知不一樣。
老闆的說法是:「梨子最有營養的部份就在那果核蘊含的果酸,放棄很可惜。此外,梨子洗過鹽水很快就會肉質軟化破壞那個清脆。」
上網作了一下功課,果核營養部分大家意見不多,但多數是建議切梨子不要切到果核就不容易變黑,泡不泡鹽水則說法兩極。於是我決定自己做實驗。
我的作法是切了 6 片水梨,說明與拍照如下。字很醜,但應該看得懂,看不懂也不要說什麼字如其人這類沒禮貌的話。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總之,直接結論如下:
1.通常梨子洗鹽水是擔心果肉氧化變黑,事實證明,洗不洗鹽水沒什麼差別,放 2 個小時後也差不多,但確實有切到果核的果核周邊梨肉會黑一些些,但影響不大。因此,如果洗鹽水是避免梨子變黑,真的沒必要。
2.洗鹽水並在鹽水中浸泡 1 分鐘後,確實就影響了脆度。如果不洗鹽的脆度是 10 分,泡 1 分鐘後脆度就剩 9.5 分。之後不管是放 15 分鐘或 2 小時,脆度都大約在 9.5 分,並稍微有點還不錯的鹹味。
3.洗鹽水並在鹽水中浸泡 15 分鐘後,確實就影響了脆度。如果不洗鹽的脆度是 10 分,泡 15 分鐘後脆度就剩 9 分。之後不管是放 15 分鐘或 2 小時,脆度都大約在 9 分,而且有一點點鹹。所以推測泡愈久會愈軟愈鹹。
4.果核真的酸澀,但並不算討厭,吃一點酸澀後再立即吃果肉,就算平淡無奇的果肉也會甜美滋味立即加 10 分。一口果核、一口果肉,就會有那種平凡人生也變得起起伏伏乎甘乎苦一樣很厲害,所以,老闆是對的,果核別挖掉,跟果肉搭配著吃,就會是美食家很愛講的所謂的「層次」。
5.結論是,未來吃梨子,我會洗乾淨後不削皮,直接連果核一起切,切好後洗一下鹽水(我還是喜歡有一點點鹹,稍微沒那麼脆沒關係),然後直接一小口果核一小口果肉慢慢吃,吃不完冰冰箱,幾個小時內再吃它,滋味也都差不多。
水梨為環境法律人協會九週年募款義賣品項,出自台中后里貓仔坑。
文、圖:陳志東
原文來自:烏雲也美麗-梨子要洗鹽水嗎?
原文標題:梨子要洗鹽水嗎?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