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苦叫「絲瓜苦」,遭逢逆境的最佳寫照!
絲瓜是常見食材之一,最近網路傳言「變苦的絲瓜會釋出劇烈毒素」,甚至有「苦絲瓜毒性強如砒霜」一說。專家表示,苦絲瓜是天然的葫蘆素,微量的葫蘆素對人體無害。但砒霜卻是化學合成的劇烈毒素,兩者不能相提並論。也提醒大家,任何食材都要趁新鮮吃。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絲瓜果實的苦味來源主要為葫蘆素(cucurbitacin),該成分常見於葫蘆科作物,在一般情況下其含量極微,當食用量過高時,可能造成腹瀉問題,惟並無報章說明類似砒霜等傷害人體之毒性。
絲瓜產生苦味的原因,可分為環境因子及遺傳因子兩大類:
- 當絲瓜於栽培期間遭遇逆境(例如:日照不足、低溫等)、害蟲叮咬、不當施用肥料(例如:氮肥⋯⋯等)或農藥等問題,將使絲瓜累積微量葫蘆素以提高自身抗性。
- 專門作為砧木使用的絲瓜為稜角絲瓜及圓筒絲瓜之雜交後代,其特性為生育旺盛且抗病性高,惟其果實帶有苦味,無法直接作為栽培品種使用。
目前台灣的絲瓜栽培農戶,皆具適當的栽培管理能力,因此這種含苦味的絲瓜並不常見。如誤食帶有苦味的絲瓜,請立刻停止食用,以減少腹瀉情形發生。
▼絲瓜本身水分多,清甜十足!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