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可以吃含有酒精的麻油雞等料理嗎?酒精會揮發嗎?
華人素有「食補」、「食療」的習俗,尤其是針對病患、長者、產後婦女以及發育中的兒童,皆有一套「食補菜單」,希望可以簡單透過日常飲食,進而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而想必各位爸爸媽媽們,最煩惱的就是這些含有酒精的料理,如:薑母鴨、燒酒雞、麻油雞、羊肉爐,小朋友究竟適不適合食用?坊間流傳酒精經過烹調後就會揮發,這個觀念是正確的嗎?
Photo:freepik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孕婦與發育中幼童應禁止喝酒,避免造成胎兒腦部的傷害
兒科楊為傑醫師在其文章中表示:「任何形式的酒精,對發育中的腦部都是有傷害的。從準備懷孕的那一刻起,就應該要停止任何酒精形式的攝取,包括冬令進補的薑母鴨,燒酒雞,麻油雞等等。」
酒精已被大量的文獻與科學研究證實是很強的「致畸型物質」,也已是一種表列的病症「胎兒酒精類群障礙(Fetal alcohol spectrum disorders,後稱FASD)」。而從古希臘時代便有古籍記載這類的病徵、也有禁止孕婦喝酒的規定。可見酒精對嬰幼兒的傷害,自古皆然。
酒精對胎兒的影響不是一個有或無的概念,而是一個連續的概念,由輕到重,主要還是與母親在懷孕期間飲酒的酒精量、頻率、時間而產生程度不等的傷害。
Photo:freepik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酒精不會因為經過烹調就完全揮發,殘留比例仍至少有 5%
高雄馨蕙馨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曾翌捷的文章便指出,以酒入菜已是既定成俗,尤其是產後補身的佳餚,例如:燒酒雞及麻油雞都有以酒增加風味及增強食補的作法。雖然經過滾煮,會有部分酒精揮發,但是殘留的酒精量仍然不可輕忽。據統計,酒精經過不同的烹調方式,最後殘留的比例最高可達 75% ,如食材加酒點燃( Flambe );即便是經過持續燉煮 2 小時,殘留比例仍可達 5% 。
酒精殘留量與酒精濃度、烹煮方式和時間有關,必須記得的是料理過程中不論怎麼滾煮燃燒,菜餚中的酒精是不大可能揮發完全,水的沸點是 100℃,而酒精的沸點則是 78.4℃,兩者混合後形成共沸液,此時沸點則介於上述兩個溫度之間;依據美國農業部資料,酒精經過不同的烹煮方式,最後殘留的數值最高有 75%,如火焰燃燒(Flambe);最少還有 5%,如燉煮或慢烤 2.5 小時。
Photo:freepik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青少年喝酒,會導致永久性的腦部傷害
除了嬰幼兒與孕婦應禁止飲酒之外,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可以飲酒嗎?在台灣未滿十八歲飲用及買酒精類飲料是觸犯法律的。不只是法律上的限制而不應飲酒,相對的青少年由於身體機能及智能發育尚未成熟,且新陳代謝及體重也不如成年人發育完全,如果喝同樣數量的酒,會比成年人易醉且影響神經發育及智力發展。
兒科楊為傑醫師表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的腦神經科學家 Susan Tapert 做過研究。樣本數為 12~14 歲的年輕人,先做腦部影像與心智檢查。過了數年後,再請同一批少年回來複檢。研究發現,有喝酒的年輕人,會有注意力不集中,數學能力下降的問題。影響的程度大約有 10%。科學證實:「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攝取過量的酒精將影響神經發育及智力發展,嚴重酗酒者, 還可能造成大腦萎縮。」
青少年時期飲酒是風險很高的事,與其讓他們因為好奇而偷偷嘗試,不如採取開放的心態,提早教導青少年有關飲酒常識應該是較為有益的。而孕婦、哺乳中的母親、嬰幼兒與仍在發育的青少年也應避免食用含有酒精的料理。
▼也有許多不加酒的進補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