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心血管疾病適合吃哪 7 種食物?燕麥的保養推薦吃法!

精選書摘
最後更新2023/02/02

隨著年齡增加,身體的血管也會逐漸退化,當血管的彈性會受年紀影響而調節能力降低,如高血脂、血壓等心血管疾病也是年齡增長、邁向更年期要留意的保養要事。預防心血管疾病要怎麼吃才對?有哪些食材對保養有幫助?近年燕麥似乎在血管、降膽固醇方面受歡迎,又有哪些營養好處: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對症飲食法

與更年期婦女常出現的「烘熱汗出」,同屬心血管神經失調的病症,還有心悸、胸悶、高血壓、冠心病等。

年紀大了,身體的器官也會跟著退化。血管也是一樣,隨著年齡的增加,血管的彈性會變差,當血流通過時,血管調節就不好,因此產生心血管疾病。

另外,女性荷爾蒙本有保護血管的作用,在更年期前,因為女性荷爾蒙持續分泌,所以血管比較不容易硬化、阻塞。更年期以後,少了荷爾蒙的保護,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就會增加。

除了利用運動來預防與減緩相關病症外,食療也是很不錯的方式。對於高血壓,中藥的六味地黃丸加龍骨、牡蠣、夜交籐、懷牛膝、真珠母等都有不錯的效果。而以人參、麥門冬、五味子、黃耆水煎而成的加味生脈飲,對於心力不足、胸悶的人,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高血脂症則是指血液中的脂質,包括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磷酯、脂酸等一種或多種脂質成分濃度高於正常值,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的主要因素。尤其在更年期及更年期後代謝減緩,身材變胖,高血脂常相伴而出。平時飲食節制,運動增加是本病的預防,平時宜理脾、化痰、活血、降脂為主。

內分泌不穩定、精神容易緊張、食鹽過多、吸菸、活動少、體重超過正常,與高血壓的發生相關,尤以遺傳因素更為密切。一般高血壓在早期無症狀,或只見頭昏、頭痛、煩躁失眠、心悸等,但後期症狀會較嚴重,在生活中需多加注意,而飲食調補對高血壓的防治作用明顯,尤其輕中度高血壓者,常可見到滿意效果,對中重度也可取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預防心血管疾病 OK 食材

當以清淡為主,但也不拘泥於長期素食,以防蛋白質攝取不足,降低抵抗力而生他病。食用鮭魚、黃豆、麥片、綠豆、海參、海蜇皮有一定的降壓作用。茶對人體益多害少,其中所含的維生素 C 、 P ,對防止動脈硬化有益。

飲食清淡,就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最有效的對症飲食法。

預防心血管疾病 NG 吃法

若體型肥胖的高血壓者,必須進行熱量控制,少甜食。過量的蛋白質及油脂食物要注意,例如香腸、火腿、奶油、果醬、冰淇淋、布丁……等,不可讓這些食物成為影響正餐、減少蔬菜水果攝取量的兇手。

避免重調味、甜食、高油脂的食物,能減重保健康。

預防心血管疾病對症食物 燕麥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軟化失去彈性的血管

性味:平、甘

營養成分解析

富含蛋白質、維生素 B 群、 C 、 E ,以及礦物質鈣、磷、鐵、硒等等成分。雖然脂肪含量是所有麥類食材中最多的,但其中多是能調節血脂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與對人體有益的亞麻油酸、次亞麻油酸。

保健效用: β -聚葡萄醣加速膽固醇代謝

突然間,燕麥奶製品在市面上變得超火紅,大概就是衝著它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高纖的健康益處有關。

燕麥在加工過程中保留了較多的表層纖維,因此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自然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更順暢,預防結腸癌。加上大量纖維食用後容易使人產生飽足感,熱量又低,很適合正在減肥的人攝取。

其中的 β -聚葡萄醣正是有助降低血中總膽固醇的關鍵成分;此外,它還能從腸道中帶走人體不需要的壞膽固醇,並加速膽酸的代謝,對我們的心血管有很棒的清潔與保護作用。

什麼是全穀類食材呢?凡穀麥類植物的種子完整保留麥麩、胚乳、胚芽 3 個重要部位者,即為全穀,例如糙米、全麥、燕麥皆是。購買市售包裝產品時,需注意標示總重含有 51 % 以上全穀成分才標準。

而根據研究指出,每天保持攝食 2 份以上全穀類的飲食方式,能有效降低 20 ~30 % 冠狀動脈疾病及第二型糖尿病的罹患率;而且對身體質量指數( BMI 值)也有很大的幫助,能降低體重過重的風險,有效預防三高問題。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營養搜查線

【這樣吃 100 分】

整顆的燕麥粒質地較硬,一開始嘗試可先選擇即溶燕麥片或燕麥粉,再慢慢少量加入米飯中烹煮,待腸胃適應後,便可用來做為主食。

【這樣吃不 OK 】

不可在三餐主食外另補充燕麥,尤其是市售的燕麥奶,會造成熱量攝取過多,增加健康負擔。

 

*這些食材也適合攝取:

更多飲食保健的知識與秘訣,收錄於:

吃對食物 越吃越年輕:國寶中醫師的慢老飲食法,全面提升代謝力、免疫力的自我保健對症根治食療

作者:徐慧茵
出版社:台灣廣廈
購書連結:博客來

相關推薦

更多愛料理生活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