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素食、低醣生酮飲食也能享用的沙茶醬!

臺灣阿鹹
最後更新2020/11/24

沙茶醬原改良自馬來西亞和印尼的沙嗲醬,顏色呈咖啡色、含有蒜頭、蝦米與蔥等食材,吃起來夠味又鹹香,爾後,流行於中國潮汕、閩南等地區,隨著時代演變,也有了屬於台式氣息的沙茶特色,更成為台灣人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醬料,不管是麵食、滷味還是沙茶火鍋,都有沙茶醬的蹤影。現在就來看看沙茶醬有哪些料理變化!又可以如何自製沙茶醬,調整為素食族群與生酮飲食也能美味享用的版本?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起源於馬來西亞、印尼等地區的沙嗲醬,馬來人習慣將沙嗲醬抹在牛、豬、羊肉等作為串燒的調味料。在經過移民南洋的華僑帶回潮汕、閩南地區後,改良為我們所熟習的「沙茶醬」,由於潮洲話讀音為「沙嗲」(Sa teh),傳誦中也就演繹為「沙茶醬」了,沙茶醬與沙嗲醬的製作方式也已不盡相同。

▼經典的沙嗲料理

多了海味,閩粵潮汕的在地沙茶

潮汕、閩南地區在地居民所調製的沙茶醬,是將沙嗲醬再加入了中國熟習的醬料與調味方法,例如:醬油、辣椒粉、豆瓣醬、蒜泥、花生、五香粉等。與沙嗲醬最大的不同,就是融入了海味,例如:蝦米、魚乾等。因此,沙茶醬除了增加了鹹度、更多了海鮮的鮮味。

福建沙茶醬

製作方式:油炸花生米末、油炸比目魚乾末、蝦米末、蒜泥、香菜末、辣椒粉、芥末粉、五香粉、沙姜粉、芫荽粉、香木草粉用植物油煸炒起香,佐以白糖、精鹽用文火慢炒半小時,至鍋內不起泡時,離火待其自然冷卻後裝罐。

潮汕沙茶醬

製作方式:將油炸的花生米末,用熬熟的花生油與花生醬、芝麻醬調稀後,調以煸香的蒜泥、洋蔥末、蝦醬、豆瓣醬、辣椒粉、五香粉、芸香粉、草果粉、薑黃粉、香蔥末、香菜籽末、芥末粉、蝦米末、香葉末、丁香末、香茅末等香料,再以白糖、鹽、味精、辣椒油、生抽、椰汁,用文火炒透取出冷卻後盛罐。潮汕沙茶醬的香味通常較福建沙茶醬更為濃郁。

▼閩粵潮汕地區沙茶大量運用於熱炒料理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不落俗套的健康取向沙茶

沙茶醬的主要成份通常有:魚乾、蝦乾、花生與醬油,會有人再加上五香粉、草果粉、甘草粉、芝麻粉或椰子粉增添香氣。但由於蔬食、與低糖低碳的健康風氣興盛,也有許多人改良沙茶醬成為更適合不同族群也可以食用的醬料。

▼自製素食沙茶醬/生酮沙茶醬

沙茶的料理運用

不只盛行於潮汕、閩南地區,沙茶醬在台灣也是很常見的調味料。不只與潮汕地區一樣,用來作為炒菜的調味料,例如:做熱炒牛、羊,或炒飯炒麵。甚至,只要有湯湯水水的料理,就會不免俗的來點沙茶醬,更依照著台灣食物北鹹、南甜的慣例,南北所習慣的沙茶口味也發展出不同的特性。

▼肯定不能錯過沙茶肉羹、沙茶燴飯

▼沙茶拿來做滷味也是超香!

製作沙茶火鍋

在湯水類的搭配裡,台灣更習於用來做火鍋沾醬與火鍋湯頭的調味之用。秋冬吃火鍋最合適,沙茶火鍋是濃郁火鍋的必推之選,鍋中以油炒香洋蔥片、蒜苗等辛香料後,挖上一大匙沙茶醬拌炒,加入高湯即成為香氣十足的沙茶火鍋湯底,用炒過後的沙茶製作沙茶火鍋,能把鮮味更提升一層次,是想來點厚而順口的火鍋湯時不可錯過的醬料運用。

▼製作沙茶火鍋也是濃郁又鮮的美味

沙茶是從早期沙嗲醬的演變,調整為具有福建、閩南、台式的風格,也能製作符合素食、生酮可食的沙茶醬。嘗試把沙茶運用到不同的拌炒、火鍋等料理中,你會發現有更多美味變化的可能性。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