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醬有哪些種類?如何自製芥末醬?
在超市就能買到的芥末醬,有各式各樣不同的種類,但最主要的成份都是芥末籽,再加上醋、水、鹽或其他香料。為了讓大家更了解芥末醬,今天就要介紹幾個不同的芥末醬種類,以及它們的用法和營養價值,還會教大家如何自製芥末醬!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常見的芥末醬種類
芥末醬的主要成份是芥末籽,而芥末籽大致上可分為三種類型,也就是黃芥末籽、褐芥末籽與黑芥末籽,這些芥末籽都是芥菜的籽,不同顏色的芥末籽味道也會有些不同,基本上芥末籽顏色越深的話,做出來的芥末醬味道也就越重、越辛辣。
在超市常見的芥末醬種類包含了以下幾種:
黃芥末醬
市面上最常見也最受歡迎的芥末醬大多都是以黃芥末籽製成,只要將黃芥末籽與水、醋、鹽和薑黃等材料混合,就能做出好吃的黃芥末醬,並加入漢堡、熱狗或三明治等食物中一起享用。
蜂蜜芥末醬
將蜂蜜與黃芥末醬以 1:1 的比例混合均勻後,蜂蜜芥末醬就完成了,可以當作抹醬、沾醬、沙拉醬等醬料來使用。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第戎芥末醬
通常以去殼的黑芥末籽為主要成份的第戎芥末醬,還會加入葡萄酒、鹽與其他香料,是味道比較豐富又有層次的一種芥末醬,可以單獨當成醬料來使用,也很常被混入其他醬料中,尤其跟美乃滋可說是絕配。
褐芥末醬
製作褐芥末醬時,一般都會將下圖的褐芥末籽磨碎,再跟其他食材混合後,做出味道較辛辣並帶有顆粒感的褐芥末醬,這種芥末醬很適合用來搭配肉類,或是以肉類為主的三明治類型,也很常被用在印度料理中。
芥末籽醬
加工程序較少的芥末籽醬,質地較濃稠一些,還含有很多整顆或稍微壓碎的芥末籽,因此吃起來味道較重,也被認為含有更多的營養成份。
芥末醬的營養價值
芥末醬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例如鐵、硒、鈣和磷,而且芥末醬的熱量通常都比較低,此外,芥末醬也含有豐富的硫代葡萄糖苷、異硫氰酸酯、類胡蘿蔔素與其他植物化合物,可幫助降低罹患慢性疾病的機率,還能幫助預防自由基對細胞造成傷害,而剛才提到的硫代葡萄糖苷,是許多辛辣植物含有的一種天然成份,同時也是辣味的來源,因此顏色最深的黑芥末籽,就含有最豐富的硫代葡萄糖苷,可幫助身體對抗氧化壓力。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許多芥末醬,尤其是黃芥末醬,還會加入薑黃這個食材,含有大量薑黃素的薑黃,經過實驗發現有幫助人體抗發炎的效果,因此被認為能幫助預防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發炎疾病,科學家還認為薑黃可以維護腦部的正常功能,還能幫助增強記憶力,並降低罹患腦部相關疾病的機率。
如何自製芥末醬
材料:
- 黃芥末籽 1大匙
- 褐芥末籽 1大匙
- 蘋果醋 3大匙
- 飲用水 30ml
- 鹽 1小撮
步驟:
- 將黃芥末籽和褐芥末籽泡入蘋果醋中,泡一個晚上。
- 把泡好的芥末籽和飲用水、鹽一起放入食物調理機中,並打到你想要的濃稠度就完成了。
- 想要芥末醬帶有甜味的話,也可以將蜂蜜或黑糖一起加入食物調理機中打勻。
- 沒吃完的芥末醬可以放入冰箱冷藏,約可保存 2~3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