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乾貨菇類抽樣檢測,巴西蘑菇重金屬不合格率 75 %!
乾香菇、菇蕈類如巴西蘑菇等是料理常見食材,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消基會)於 2020 年 11 月 2 日公布調查新北市等來自量販店、傳統市場以及雜糧行等 25 件乾香菇與巴西蘑菇,發現 9 件出現重金屬超標情況,而巴西蘑菇不合格率更達 75 % 。長期攝取超標重金屬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挑選、處理菇類食材時,又該如何留意?
Photo:消基會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消基會檢測菇類,巴西蘑菇重金屬鎘不合格率達 75 %
消基會於 2020 年 8 月起受新北市政府委託了解市售乾香菇及巴西蘑菇的農藥、重金屬等殘留情況,共抽樣 25 件來自量販店、傳統市場、雜糧行、食品行等菇產品(含 13 件乾香菇、12 件巴西蘑菇)其中含括包裝與散裝產品。在重金屬鎘與鉛含量檢測發現,有 9 件巴西蘑菇的鎘金屬含量超過 2 毫克/公斤的限量標準,巴西蘑菇的不合格率達 75 %。(部分購自大連食品行、旺來旺食品、漢誠堂、弘茂素食商行,已命下架)
至於鉛金屬檢測,則有 1 件巴西蘑菇(購自信揚商行)超過限量標準的 3 毫克/公斤。根據此結果,抽驗中又以樣本的巴西蘑菇在重金屬超標的問題比例較高,新北市政府目前已命業者將產品下架。
重金屬對人體的影響
重金屬鎘、鉛若長時間超標攝取,對於人體恐有中毒、疾病致癌等危機存在,根據消基會指出,菇蕈類中重金屬含量超標,大多由於栽種的土壤、水源受到污染,如鎘常見於工業用途,包含生產顏料、電子類產品等,鎘容易影響腎臟代謝、骨骼以及肺部,導致病變;至於重金屬鉛,常見於塗料、金屬與電子類產品等,消基會說明,多數的鉛在食用後可經排出,但仍可能有部分殘留體內,長期可能有慢性中毒情況。
其他檢測農藥殘留, 25 件中有 8 件檢出農藥殘留,其中更有 2 件樣品驗出菇蕈類不得使用的農藥「陶斯松」、「加保扶」(分別為購自谷勝雜糧行的乾香菇、弘茂素食商行的巴西蘑菇),目前也依規定下架。但不論重金屬或農藥殘留,一般消費者選購菇蕈類,又應如何盡量避免,料理時更健康?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如何挑選乾香菇、菇食材?
香菇產品可能來自通路販售的包裝產品,或市場攤販、雜貨行的散裝菇類,留意挑選具有明確包裝標示、產地來源的業者相對較為安心,而香菇類產品若具有產銷履歷或 CAS 台灣優良農產品認證標章,相對能具信任度。若為散裝,有疑慮也建議詢問商家詳細來源,不挑選來路不明的散裝產品,也可能易有混充疑慮。
料理時部分人會使用浸泡香菇的香菇水,但可能的農藥或雜質反而容易殘留裡頭,建議處理食材時,除了仔細沖洗乾淨香菇表面內外,也盡量不使用泡過的香菇水,相對更安心。除了來源控管和的政府檢測把關,挑選和處理菇菌類時,消費者也要多些留意!
▶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