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廚分享挑選美味牛肉的簡單技巧!牛排三分熟、五分熟等各種熟度要如何分辨?

精選書摘
最後更新2023/06/07

牛肉是最常被食用的肉品之一,今天就要請有30年經驗的專業主廚來分享如何挑選美味的牛肉,可以由牛肉的色澤、緊實度及油花分布這三大基準來判斷。除了牛肉的挑選方法,主廚還會說明牛排一分熟、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和全熟的定義,讓我們對牛排的熟度更加了解。

Photo:photoAC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挑選美味牛肉的3大基準

1. 色澤

不論紅肉或是白肉,在選購時檢查肉品的顏色,絕對不能忽略。一般來說,比起不常活動的部位,活動得越是頻繁的部位,肉色就會呈現出更為深紅。不過有時也會發現到,雖是同樣部位,但在傳統市場與超市選購時,顏色上會有所差異,這是因為肉攤上的肉直接接觸到空氣,就會呈現出更為鮮豔的紅色。

▼活動得越是頻繁的部位,肉色就會呈現得越為深紅。

2. 緊實度

當我們切開肉的組織時,可以發現到排列成束的肌纖維,而這些束狀結構如果較細,肌理就會相對細嫩,肉質就就比較軟嫩。另外,肉的緊實度,會受到水分、油花分布等因素影響。一般來說,有緊實度的肉,在質地上會較濕潤、有彈性;相反的,如果緊實度差的,在質地上就會顯得鬆軟。一般來說,肉的含水量為70%—80%,所以當我們進行烹調時若能保持好水分,那麼就能做出口感柔嫩多汁的美味肉料理。

有緊實度的肉,在質地上就會較為濕潤,摸起來有彈性。

3. 油花分布

不論是牛肉或豬肉,都含有鬆軟的油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脂肪。如果油花平均分布,那麼烹調之後的肉質就會是軟嫩而多汁的,這是因為油花具有軟化肉質、讓口感變得更好的作用,且因富含濃郁味道,所以能讓肉在入口時,風味更好。當然,烹調時的火力大小以及溫度控制也非常重要。

油花的色澤,以呈現乳白色且帶有光澤的較好。

定義牛肉熟度是為了一嚐最佳口感

熟度會影響牛肉風味與口感,透過牛肉在生熟度上的變化,就能夠激盪出多層次的美味。那麼,牛肉熟度該怎麼控制?又該如何做出心目中最好吃的熟度?掌握以下說明,就能讓你能做出最適口的熟度!

▼下圖由左至右分別為一分熟、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全熟。

一分熟

當你把手完全打開,按壓拇指下方的肉,觸感非常的柔軟,而那樣的觸感就是一分熟。此時肉的中心溫度在48℃-49℃

三分熟

當你把拇指和食指觸碰在一起,再按壓拇指下方的肉,那樣的觸感就是三分熟。

而適合三分熟度的部位為菲力。這是因為菲力的肉質,在三分熟的狀態下有最佳的甜度。其實三分熟的牛排質地與一分熟差不多,不過肉色上更為粉紅,且肉質也更為緊實。這時肉的內部溫度大約是50℃-52℃。

五分熟

把拇指和中指互相觸碰,這時按壓拇指下方的肉,就能感覺到五分熟的肉就是這種觸感。

而適合五分熟度的部位,包括肋眼、紐約客,吃起來的口感最好。此時肉的內部溫度大約在58℃-62℃,而肉裡的蛋白質大多已經凝聚,所以肉質上會更加的緊實而濕潤。

七分熟

把拇指和無名指互相觸碰,這時按壓拇指下方的肉,就能感覺到七分熟的肉就是這種觸感。

當牛肉煎到七分熟時,大部分的肉色已經呈現灰褐色,唯一剩下中心部位還有一點點的粉紅色,此時的中心溫度大約在65℃-68℃,而適合七分熟的部位為牛小排。

全熟

把拇指和小指互相觸碰,這時按壓拇指下方的肉,就能感覺到全熟的肉就是這種觸感。

肉的內部溫度達到73℃-90℃,這是因為水分被擠出、肉變硬、肉汁減少的緣故。

主廚級西式肉料理:西餐經典主菜!1000張步驟圖解6大類肉品,從食材選擇、配料佐搭、醬汁運用、烹調技法到擺盤呈現,讓你輕鬆在家做出餐廳級美味!

作者:開平青年發展基金會
出版社:台灣廣廈
購書連結:博客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