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哩煮完變水水的不夠濃稠,要怎麼救回來?咖哩塊品牌分享3個簡單方法
煮咖哩時使用的咖哩塊,其實是很方便的小發明,讓我們能快速將咖哩製作完成,不需從零開始調配。但用咖哩塊做咖哩時,可能會發生不小心加了太多水或其他原因,導致做好的咖哩變水水的不夠濃稠,這時要怎麼將它救回來呢?知名咖哩塊品牌分享3個簡單方法。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將太水的咖哩救回來的3個簡單方法
民眾熟知的咖哩塊品牌「HOUSE 好侍(ハウス食品)」表示,如果做好的咖哩意外變得太稀,可參考以下3個小技巧讓咖哩變濃稠。
方法1:在沸騰的狀態下煮10分鐘以上
用小火將鍋裡煮好的食材與咖哩醬再次煮沸,煮沸後請保持沸騰至少10分鐘,期間請時不時將咖哩攪拌一下,一直到咖哩醬變濃稠即可。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咖哩醬中含有麵粉,在溫度超過60~65℃時會開始糊化,就能讓咖哩醬開始變稠。
方法2:加入少量麵粉水
如果方法1做完後,咖哩還是不夠濃稠的話,請先關火並等待咖哩不再沸騰。期間可開始調製麵粉水,只需將適量的麵粉溶於水中就可以了,麵粉和水的比例大約為1:1,6人份的咖哩約需要1大匙的麵粉水(多於或少於6人份可自由增減水量)。除了麵粉水,太白粉水也可以。
已關火的咖哩不再沸騰時,就把麵粉水分成數次倒入咖哩中,一邊倒一邊攪拌,倒完需要的量後(可依照咖哩當下的狀況增減用量),開小火煮至少10分鐘,就能讓咖哩變濃稠。
方法3:加入馬鈴薯泥
剛才提到方法2的麵粉水,也可以用馬鈴薯泥來取代。首先將馬鈴薯洗淨、去皮後,直接磨成泥。接下來一樣先關火,再將馬鈴薯泥分成數次加入咖哩中,並一邊攪拌均勻。加完需要的量後(可依照咖哩當下的狀況增減用量),開小火煮至少10分鐘,咖哩就會變得越來越濃稠。
👉 ハウス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