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梨子多水葡萄甜

一籃子公司
最後更新2016/10/11

台北希望廣場7月20日21日 苗栗縣農特產品展售活動

記者 牛博宥/台北採訪報導

台灣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得天獨厚的享有充足的日照資源,每當進入炎熱的七八月份,市集裡便會充滿著農夫爽朗的叫賣聲。七月二十號一大早,位於光華商場附近的希望廣場就響起了溫暖的嘈雜。來自苗栗地區的台灣農人已載著他們用汗水和古老的智慧向老天爺換來的一顆顆飽滿多汁肥碩香甜的農產品北上,光是在旁邊用看的,就好似已親口嚐到這些得來不易的好物。

今天的主角是台灣人熟悉的葡萄和水梨。台灣的葡萄有兩個採收的季節,分別是夏天的七八月份和冬天的十二月到一月份。這兩個不同時結採收的葡萄略有差異,行家一品就可分出其中不同。夏天的葡萄因為日照充足,顆顆飽滿肥大,成熟的快,也較甜,甜度約在19到20度之間,很適合喜歡吃甜一點的消費者。而相對於夏天的甜爽,冬天採收的葡萄因為日照和緩,葡萄成長的速度較慢,也成就葡萄有更多的時間吸收來自土地的味道,所以嚐在口中的風味特殊,帶點微酸,頗有初戀的想像。

挑選葡萄的好壞也是一門大學問,首先葡萄必須肥滿圓潤,像一顆顆紫色的珍珠一般。葡萄皮上的一層粉狀物,看起來花花白白的是葡萄的果粉,也是農人判斷葡萄風味的關鍵。果粉意味著吃在嘴裡的花果香氣,這種東西是多多益善,而且可以當作葡萄優劣的指標。可惜大多消費者誤以為果皮上的白粉是農藥殘留,望之卻步,實在可惜。再者,希望廣場每個禮拜都幫消費者抽樣十五家廠商進行農藥殘留的檢驗,消費者不需要擔心農藥殘留的問題。所以對於希望廣場販賣的葡萄,耳熟能詳的順口溜裡的前半句,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才是正確的吃法。因為葡萄皮和葡萄籽裡含有大量的營養和抗氧化物,而且農人通常在葡萄還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用保護套把葡萄給”保護”起來了,所以葡萄皮是很乾淨的,可以安心吃下肚;至於順口溜的後半句,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筆者個人以為這純屬笑話之流,笑一笑就好。

談及今日的另一主角,梨子,就不得不說說梨農 蔡文泉大哥的故事了。蔡大哥克紹箕裘,追隨父親的腳步作農,作農對他來說就像每天早起接受太陽照耀般自然,不假他慮。蔡大哥只有國小畢業,但他臉上的皺紋是都市人難以學習得來的表情,安詳自適。蔡大哥從國小畢業就當起了農人,至今已將近五十年了。當筆者問到這五十年來做農的心得感想時,蔡大哥只是朗朗一笑,「我都不知道我自己做農那麼久了,哈哈哈」。真可謂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阿。

蔡大哥的梨是著名的新興梨,是季接梨的一種,採用嫁接的方式耕種。蔡大哥的嫁接是用台灣自己的梨樹當基座,再進口日本的梨枝以嫁接其上,所以我們吃到的新興梨是台日合作無間的結果,有著日本高接梨種的優點,又不忘台灣梨樹的強根。談到自己的梨子,蔡大哥靦腆的解說到,他的梨子是用發酵的豆漿灌溉的。筆者此時驚訝的問,「那不是成本很高嗎?」

沒想到蔡大哥的回答竟然是,「就是用豆漿成本才低,豆漿比肥料便宜阿!」 蔡大哥如實的答案震懾了我,他大可以自吹自擂一番,正好可以拉高價格。可是他並沒有這樣做,他的答案天然、沒有誇張、沒有不實,就像他賣的梨子一樣。

很幸運的生活在台北這個偉大的城市。於喧囂之間,週末的清晨,還能有希望廣場這一處靜地供人們休閒遊憩,採買優質農產品。希望廣場除了是主婦們的藏寶庫,也是孩子們學習尊重自然的遊樂場。希望大家都能來看看。

希望廣場: http://www.nfa.org.tw/farmers/

相關推薦

更多愛料理生活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