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開跑!30件超美裝置藝術遍佈大漢溪,夢幻花田、粉紅泡泡、年輪迷宮必拍
一年一度的「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開跑!今年以「川行脈動」為主題,用「川」字形象呼應大漢溪如同城市的命脈,廣邀國內外藝術家與在地社區、學校,創作30件裝置藝術作品,於大漢溪沿岸5大展區展出,邀請民眾一起來「品藝術、遊地景」。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舉辦至今邁入第十年的桃園地景藝術節,本屆於9月8日在大溪正式開幕,展開為期18天的活動。今年以「川行.脈動」為主題,將桃園母親河「大漢溪」拆分為三部組成元素:是「讓人依傍而居、安定生活的源泉」、是「孕育豐富的生態系統及演化平臺的溪流」,更是「促進產業及城市發展、活水不絕的血液」;以這三道象徵「生產」、「生活」與「生態」的水流形成桃園的大「川」,作為本次展覽最為重要的主意象。
本屆邀請國內外28位藝術家,攜手14組在地社區、學校,攜手創作30件裝置藝術作品,於大漢溪兩岸包括大溪河濱公園、中庄調整池、大嵙崁親水園區、月眉人工濕地與山豬湖生態親水公園5大展區展出;將藉由藝術品與在地自然人文的參與互動,展現大溪淵遠流長的脈動史。
其中大型的裝置藝術有許多來自原住民藝術家的創作,包括國寶級泰雅族工藝家尤瑪・達陸以原住民編織而成《觀看一條河的方式》;阿美族藝術家伊祐・噶照的《取水》及撒部.噶照的《來時路》作品,呈現阿美族的傳統生活文化,以及部落遷居的足跡。
排灣族藝術家陳幸雄以在地的猛禽黑翅鳶為主題創作《合時》;魯凱族藝術家安君實則設計了孩子可玩、可攀爬、可探險的《山林遊樂場》等。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另有許多來自國外藝術家的作品,包括法國藝術家費歐娜.派特森(Fiona Paterson)轉譯泰雅族之風格創作竹編作品《日光之下》;日本藝術家小林響在山豬湖生態親水園區營造的奇妙空間《超日常風景》;印尼藝術家艾迪.帕斑多諾以回收廢棄腳踏車和樹枝等,創作具藝術家幽默的《自然車》等。
在中庄池面上,更出現了一隻奇特的《大溪神獸》,這是藝術家王振瑋以大溪武德殿屋脊上的「鴟尾」為形象靈感創作而成;以及藝術家李蕢至大型竹編作品《雲》,除了呼應大漢溪寬闊河谷上的雲彩,也令人遙想大溪女兒鳳飛飛的多首成名作品;共30件精彩的裝置藝術作品,值得你親身到現場來體驗與欣賞。
除了欣賞藝術作品,主辦單位更規劃22場表演藝術活動、16種主題體驗活動、22場小旅行活動、3場主題特展、5場講座論壇及10場以味覺認識土地的「食地景」餐食活動,藉由藝術品與在地自然人文的參與互動,展現大溪簇新斑斕的新風貌。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這麼多精彩可期的活動,就決定下個週末來去桃園啦!想知道更多關於「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的相關資訊,可上活動官網,或官方臉書查詢。
【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
- 日期:9/8(四)~9/25(日)
- 時間:10:00 – 17:00
- 地點:大溪河濱公園、中庄調整池、大嵙崁親水園區、月眉人工溼地、山豬湖生態親水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