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選新鮮雞肉?教你快速從外觀、產地判斷!

i 特務
最後更新2023/11/20

相較於牛肉與豬肉,雞肉脂肪含量少,且富含優質蛋白質蛋氨酸,可說是現代人最常食用的肉類。雞隻各部位的營養素、風味與口感都不太ㄧ樣,吃法與料理方式豐富多變,你知道你平常吃的雞肉都從哪裡來嗎?又該如何挑選「好」雞肉?國產雞肉與進口雞肉差在哪?有哪些推薦的雞肉食譜呢?帶你探索雞的美味!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你愛吃的雞肉打哪來?國產雞肉在地直送口感最優!

國健署建議每人每日飲食蛋白質須達 10~20% 的占比,而雞肉作為攝取蛋白質的肉品來源,由於高蛋白質、低脂肪、低卡路里的特性,且脂肪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占比較高,既能幫助增肌、修復肌肉,也符合減脂需求,是相對健康的肉品選擇,也是很好的支鏈胺基酸(BCAA)攝取來源。支鏈胺基酸是 3 種無法由人體合成,必須由食物中攝取的胺基酸,對於肌肉合成十分重要,雞肉還含有豐富的「精胺酸」,有助改善血管功能、維持免疫功能正常運作。

台灣人有多愛吃雞呢?根據農委會農業統計年報的資料顯示,國人去年每人平均肉類攝取量達 87.5 公斤,超越穀類的 87.4 公斤,而肉類的消費量又以雞肉為最大宗。台灣外食族及小家庭比例增加,加上健康及健身概念盛行,讓雞肉逐步成為民眾消費首選的原因。

商人看準雞肉商品的利機,大量從國外進口雞肉,搶攻台灣雞肉市場。進口雞肉以冷凍貨櫃運送到台灣,落地後須先解凍以利作理貨及分級的作業,經解凍重新分級包裝以後再冷凍販售,販售型態以冷凍或解凍肉為主,因運送里程數長,加上反覆解凍的過程,難免會風味流失,口感上吃起來也會較軟爛沒有彈性,價位相對低廉許多;國產雞肉多以生鮮冷藏方式儲存、販售且國家檢驗嚴格,其保存方式較能減少微生物滋長,維持雞肉品質、口感與安全。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國產雞肉最大的優勢就是新鮮及可溯源,每天屠宰每天配送,生產時需經過農委會指派的獸醫師檢查才能貼上屠宰合格標誌,屠宰後 48~72 小時內,要以生鮮冷藏方式運送至市面販售,其肉質、含水量都是更理想的狀態。國產雞肉可再申請 TAP 產銷履歷驗證與 CAS 台灣優良農產品認證標章,經屠檢獸醫師與政府一同把關,讓消費者能吃到新鮮、又有品質保障的雞肉。

國產雞肉怎麼挑怎麼選?熟記這三招「看產地、選冷藏、認標章(誌)」

國產雞肉品質與價格差異甚大,消費者在傳統市場或超市購買時務必仔細看清標示即標章(誌),才能選購到生鮮美味的國產雞肉,國產雞肉講求在地新鮮,冷藏保存在 -2~7℃ 的狀態,能夠延長肉品新鮮的時間。在傳統市場購買雞肉時,建議選擇有冷藏禽肉展示櫃的店家,購買前也可以向店家要求出示原始合格標誌,經掃瞄確認屠宰日期。若為超市貨架,則建議選擇位於冷藏區貼有「屠宰衛生合格標章、CAS 認證、產銷履歷標章或產地台灣標示」的雞肉產品。

選購國產雞肉時只要記得認明有以下其中一個標示–產地台灣標示、屠體衛生檢查合格標誌、 CAS 驗證標章、產銷履歷驗證標章,就能確保自己選購為國產雞肉無虞。農業部設計了「屠宰衛生檢查合格標誌」供大家辨識,所有的國產雞肉產品只要透過手機掃描產品外包裝上的合格標誌 QR code,就可以知道產品的屠宰場來源與屠宰日期,讓大家吃得健康又安心。

外觀上,新鮮國產雞肉未經長期冷凍保存,皮肉合一,靠近關節的骨頭呈現粉紅色,而非皮肉分離且骨頭處呈現暗紅色或暗黑色。採買全雞時,應避免雞表面有出現明顯紅斑的品項,建議挑選雞皮完整覆蓋的雞隻,若有表皮破損或骨折穿破表皮的情形較容易引起肉品腐敗。在雞隻部位上,進口雞肉高達九成五以上是雞翅和雞腿,鮮少有進口的雞胸肉,想吃國產雞肉,選雞胸肉準沒錯。雞胸肉每 100 克熱量僅 104卡、脂肪 0.9 克,卻能提供約 22 克的蛋白質,很適合想瘦身或健身的人食用。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白肉雞軟嫩多汁、土雞口感堅實,都是優質蛋白質!

市面上最常買到的雞隻品種可大略分成「白肉雞」與「土雞/有色肉雞」,二者因品種不同,因此在體型大小、重量和飼養的成長期也不同。有些人會誤會白肉雞是不是有施打生長激素所以才長得快,這可是謠傳,實際上只是因為品種差異造成的成長期不同啦!

常見的肉雞,因育種改良,生長成熟所需的時間短,約 5~7 週養成,體型相較小,平均約重 2~3公 斤。土雞長大成熟則需要較長的時間,一般需 12~20 週養成,且運動空間較寬廣讓土雞肌肉緊實有彈性,體型較大,平均約重 2.5~3.5 公斤。

白肉雞和土雞的營養都很豐富,都是優良的蛋白質來源,主要的差別在於口感和價格。白肉雞因為生產效率較高,因此售價也較親民,營養含有礦物質鉀和維生素A,口感上較軟嫩多汁。土雞則由於其品種與飼養方式,口感堅實、帶嚼勁,購買時可根據料理方式與風味喜好來選購。

達人的三道美味零失敗「雞肉料理食譜」

吃雞肉好處多多,雞肉含有豐富的精胺酸,能幫助改善血管功能、讓免疫功能正常運作。飽和脂肪含量較低,雞肉有 95% 的油脂多集中在雞皮,去除掉外皮後,如雞胸肉幾乎不含脂肪,對血管健康。相對豬、牛、羊等其他的肉類,雞肉的肌肉纖維較短,更容易咀嚼,小孩或長輩牙口不好,也都能方便食用,絕對是全家大小都適合食用的蛋白質來源。

土雞的肉質堅實,纖維細緻,利用燉煮的方式,久燉不爛,依舊保持良好口感。白肉雞的脂肪含量相對較多,適合以煎炒、油炸和燒烤方式調理,會有濃縮風味的效果。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達人們都怎麼料理雞肉吧!

支持國產雞肉,吃得健康、吃得美麗

進口雞肉須經長途運輸,口感與風味皆不如國產雞肉每日屠宰配送在地生產新鮮,購買雞肉時牢記「選冷藏、認標章、看產地」三大原則,並挑選外觀有光澤,皮膚略帶透明呈飽滿潤滑感的雞隻,也能透過掃描產品上的 QR code 確認來源與屠宰時間,確保買到最「青」的國產雞肉。

精彩 60 國產雞 大雞大利嘉年華 購物 G 金免費拿

今年為養雞協會六十周年,協會將於12月2日-12月3日辦理精彩60國產雞-大雞大利嘉年華活動,現場多達40個攤位、教育館等,等著你來探索闖關!另外,當天還有「咕咕雞裝扮總動員」,只要身上有與「雞」相關裝扮,就有機會獲得限量摸彩券喔,歡迎大家與我們共襄盛舉!

●活動名稱:精彩 60 國產雞-大雞大利嘉年華
●活動日期:2023.12.02-12.03 11:00-18:00
●活動地點:淡水漁人碼頭觀海廣場
●早鳥活動:線上報名活動,享有可現場折抵消費的「購物雞金100元」,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活動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guguchicken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