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港台灣味!經典的台式麵包

小禮物
最後更新2016/10/11

當今的飲食風潮,以自然、健康當道,連麵包也不例外,全麥、裸麥、果乾……這些講求自然的歐式麵包,在台灣麵包店架上分布的越來越廣,也顯示了國人對健康生活的重視。但每當在麵包店裡挑選麵包的時候,目光還是會不由自主地飄到傳統的台式麵包上:散發誘惑香氣的波蘿麵包、渾圓飽滿的紅豆麵包、金黃油亮的克林姆麵包、鹹香的蔥麵包、邪惡的肉鬆美乃滋麵包……

(photo by 洪惠

【台式麵包的起源】

台式麵包起源於日治時期,當時人民的主食還是米飯,對於麵包較不重視。直到美軍協防台灣,因為美軍吃不慣台灣的饅頭,所以才引進美式烘焙技術,麵包也才慢慢發展開來。而當時的物質較為缺乏,所以麵包就使用一些能就地取得的食材,例如:蔥、肉鬆或紅豆等等,並以包餡的方式來增加麵包的飽足感。

【台式麵包的特色——顏色白、口感軟而綿密】

相較於歐式麵包對於油、糖的使用較少,強調自然的麥香與充滿嚼勁的口感,台式麵包較多油多糖,以製造出軟而綿密的口感,而因為含油量高,麵包在烤箱高溫受熱時,頂部會烤成油亮的棕色,讓台式麵包看起來更令人食指大動。

台式麵包因為多油多糖,所以熱量都不低。例如一個波蘿麵包、奶酥麵包的熱量約400卡,蔥花麵包約350卡,肉鬆麵包約390卡,雖然台式麵包非常美味,但還是不宜常吃。

【經典款台式麵包——蔥花、菠蘿、奶酥、紅豆、肉鬆】

【蔥花麵包】

蔥花麵包可說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麵包,滿滿的蔥花加上傳統的豬油調味,那鹹香滋味,不論是大人小孩都受不了!>>點此看食譜

【菠蘿麵包】

波蘿麵包其實源自於日本"メロンパン"(哈密瓜麵包),因其外表的格紋狀像哈密瓜而得名,但傳入台灣後,台灣人覺得外觀比較像鳳梨,所以取名為菠蘿麵包。而近年來的菠蘿麵包,也會在中間填入奶酥、肉鬆等餡料,變化更為豐富。>>點此看食譜

【奶酥麵包】

在早期物質匱乏的年代,能吃到以奶粉製作而成的奶酥麵包已是一大享受。香甜又帶有沙沙口感的內餡,是小朋友最喜歡的麵包點心。>>點此看食譜

【紅豆麵包】

紅豆麵包也是從日本傳入,在作法或調味上沒有大太差異,只是台灣版的紅豆麵包較油較甜,口味較重。>>點此看食譜

【肉鬆麵包】

不管是當成內餡,或者是在麵包表層塗上美乃滋再沾上肉鬆,肉鬆的鹹香配上甜軟的麵包,蹦出無可取代的好味道。另外還有覆上一層起酥皮的肉鬆麵包,雙重口感更令人難忘。>>點此看食譜

想看更多美味的台式麵包嗎?>>快上【愛料理台式麵包專區】

愛料理編輯部實習生 張巧姿 撰寫

相關推薦

更多愛料理生活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