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蓮】台灣高雄美濃特有種,低卡高纖得來大不易
水蓮,外型細細長長的,一條約 1.2~1.5公尺,捲起來像是一綑細繩,是客家人的傳統野菜。不管是熱炒或是涼拌,清脆的口感一定讓你難以忘懷。你知道這款水蓮,可不是哪裡都吃得到,是台灣的特有種,隨著環境開發,目前僅限於高雄少數池塘可見,偶爾碰上,一定要嚐嚐。
▼待收成的水蓮莖長達90公分以上,從種植到採收都相當耗費人力。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全台九成水蓮產自高雄美濃
水蓮菜又稱為「龍骨瓣莕菜」,是水蓮的一種。原產於馬來西亞、印度、菲律賓與琉球,曾經廣闊分佈於台灣由北至南的平地河沼、水塘,但隨著環境開發,使生存空間銳減,僅限於高雄少數池塘中可看見野生或半野生族群,族群數量非常少。
全台灣有九成的水蓮皆出產自高雄美濃,水蓮通常身長在水底,綠色細長一年四季都能生長。水蓮的種植不易,例如水蓮的栽種曾因水質優氧化、湖中污染嚴重,造成過多福壽螺侵略,威脅野蓮的生長環境。也因此開展了人工栽培水蓮的產業鍊,種植野蓮的農人必須經時常打撈泛生的浮萍,照顧費工。目前產業面臨缺工,以及水蓮格外品(賣相不佳但品質無虞的產品)等問題,為產業未來的發展埋下隱憂。
▼有綠金之稱的美濃水蓮種植面積達100公頃,為全台最大產地。
水蓮高纖高鉀,熱量低、富含纖維質
過去物質較匱乏的年代,人們善於尋找具有可食性的野生植物,野蓮也是如此。我們所食用的野蓮是它的莖部,由於口感爽脆、富含纖維質、且熱量低,變成為民眾愛吃的蔬菜。以前多半是 4~6 月、春末初夏時方得見身影,且由於野蓮不受雨水影響,是彌補夏季颱風蔬菜短缺的良伴。現今已有專業栽培,一年四季皆有得吃!
根據衛福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顯示,每 100 公克的水蓮熱量僅有 17 大卡,相較於一般一份蔬菜(約拳頭大小)平均為 25 大卡,熱量更低;而膳食纖維含量達 1.87 公克,比同質量的蘋果 1.5 公克含量更多。
每 100 公克的水蓮還含有 228.67 毫克的鉀離子,為同份量的檸檬 150 毫克的 1.5 倍。適量食用,有助於維持人體中的鈉、鉀離子平衡,加速代謝現代人常外食、重口味所引發的水腫問題。
水蓮忌久煮、浸泡後保持淸脆,涼拌、快炒最方便!
野蓮採集後,需先搓揉、去掉根部、葉片,剩下的莖部才能食用。莖部通常長約 1.2~1.5 公尺,若太長會影響口感,蓮菜捆成一捲,遠遠看還以為是繩子。由於野蓮長在湖裡或河裡,入菜前務必要仔細清洗才能洗掉水蓮夾縫中的塵土,順著水蓮彎曲的形狀清洗。清洗完畢後,再依料理需求切段。
切段後的水蓮,下鍋前可以先浸泡著,讓它吸飽水份,這樣可以維持更加清脆的口感。最簡單的料理方式即是水炒。在鍋中滾一點水,將水蓮放下拌炒、熄火蓋鍋蓋悶燒3分鐘即可,切記不要煮太久避免過於軟爛。灑點鹽起鍋、再淋上橄欖油或麻油即可。
有些人會害怕水蓮的草腥味,其實只要有洗乾淨多半不會有這種問題。但因此用「麻油」、「薑絲」清炒水蓮,也變成一種熟悉的菜式。想要豐盛點,就加上豬肉絲、香菇絲。有些素食者,則會加上油豆腐或蒟蒻,佐以豆瓣醬,風味更佳。
水蓮的保存訣竅
- 拆封後趁新鮮儘快使用完畢
- 料理前、切斷後浸泡在水中,更清脆
- 需保持乾燥,放入塑膠袋內,置於冰箱冷藏,約可放2~3天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水蓮|推薦食譜
>> 更多水蓮料理看這裡 <<
▶ 參考資料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