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仁親解致死率,打臉 WHO 對武漢肺炎的草率錯誤分析

臺灣阿鹹
最後更新2020/03/12

副總統陳建仁公開批評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 WHO 近期對武漢肺炎死亡率的全球數據解讀根本不專業!陳建仁於 11 日在臉書上親自說明,分析「疾病致死率」的決定因素,直指 WHO 提出「武漢肺炎的致死率有上升的趨勢」說詞,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憂慮,轟譚德塞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陳建仁親自撰文說明,一個國家的確診病例數快速下降,致死率卻急遽上升,應該先留意該國病毒檢測策略有無變動。WHO 譚德塞卻說:「武漢肺炎的致死率有上升的趨勢,各國要小心!」陳建仁認為這是對致死率變遷的草率定論,令人咋舌!

事實上,疾病致死率的決定因素,除了病毒檢測策略而外,還包括了年齡、慢性病罹患狀況、和醫療照護品質。如果還在醫院接受隔離治療的病人,大多數是年輕、無慢性病、照護狀況良好,致死率就會偏低;如果大多數是年老、有慢性病、醫院資源缺乏、人力不足而無法提供適當醫療照護,致死率就會偏高。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WHO 的分析,未考慮病毒檢驗涵蓋率因而造成偏差

陳建仁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國際武漢肺炎的統計表(見表1),只列出各國發生數和死亡數,而未考慮各國的人口數,因此在評估各國發病的風險時,就會產生偏差。」最好的比較數據,應該是確診病例發生率,它是指全人口當中,有多少人得到該病毒的感染。它的分子是經病毒檢測陽性者的人數,分母是全國的人數。

【表1】世界各國武漢肺炎每十萬人口發生率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如表 1 所示,各國的武漢肺炎每十萬人口發生率,以義大利、韓國、伊朗、中國最高,都大於5;而以日本、美國、臺灣最低,都少於 0.5。

各國確診病例數的多寡,除了和人口數有關,也受到病毒檢驗涵蓋率的影響只對重症病例才做病毒檢驗的國家,確診人數就會相對減少,發生率也會偏低;如果對所有接觸者,無論有無症狀,都進行病毒檢驗,確診人數就會增多,發生率也會偏高!一個國家一旦修改病毒檢驗對象的條件,譬如只檢驗重症者,就會使得確診病例數,在短時間內大幅下降;但是,疾病致死率卻會因此而上升!

「疾病致死率」需因應「各國的病毒檢測政策」而評判

疾病致死率(case fatality rate)是指確診病例當中,有多少人因該疾病而死亡。它的分子是死於該病的人數,分母是確診病例人數。如果納入致死率分析的病例,僅限於重症病例,當然致死率就會偏高;如果還包括了輕症或微症個案,致死率就會下降很多!

各國對於疑似個案的病毒檢測政策並不相同,某些國家只針對重症者進行病毒檢測;另外一些國家同時對輕症者,甚至微症者,進行病毒檢測。不同國家的致死率,就會因此而有很高的差異,如表 2 所示。

【表2】不同國家的疾病致死率會按病例嚴重度分布不同而異

雖然甲、乙、丙三國的重症、輕症和微症致死率都相同,分別是 5%、0.5% 和 0.1%;檢驗較多重症的甲國、檢驗較多輕症的乙國、連微症也檢驗的丙國,它們的每千病例致死率,就會有很大差異,分別是 41、14和8!從 表1 確診病例人數超過一千人的國家當中,義大利、中國與伊朗的致死率都超過 3.5%,顯然重症病例占比較高;韓國與德國分別只有0.8% 和 0.1%,似乎輕症或微症病例占比較高!

當我們看到一個國家的確診病例數快速下降,致死率卻急遽上升,就要先留意該國病毒檢測策略有無變動!WHO 幹事長最近表示,武漢肺炎的致死率有上升的趨勢,各國要小心!這是他未能認真深入瞭解,各國的病毒檢驗政策是否已經改變,而作出錯誤的警訊!對致死率的變遷如此草率定論,真是令人咋舌!不僅未足以讓世人提高警覺,反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憂慮,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當然,疾病致死率的決定因素,除了病毒檢測策略而外,還包括了年齡、慢性病罹患狀況、和醫療照護品質。如果還在醫院接受隔離治療的病人,大多數是年輕、無慢性病、照護狀況良好,致死率就會偏低;如果大多數是年老、有慢性病、醫院資源缺乏、人力不足而無法提供適當醫療照護,致死率就會偏高!

 

副總統陳建仁臉書全文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