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鐘果就是百香果?顧眼、護血管功效多!先看再搖辨酸甜!

愛料理 編輯部
最後更新2021/11/26
Photo:pixabay.com

切開百香果,用湯匙把裡頭攪和,挖出一匙橙黃色果汁後入口,酸甜口感在口中蔓延。這就是我們所吃的百香果,那橙黃色、半透明帶膜的,不僅是果肉,還是百香果的「假種皮」,假種皮是包覆在種子外層的膜狀或如肉質的構造,有吸引食用而幫助種子傳播的功能!

百香果花比果實還吸睛?

百香果的香氣迷人,還有很多種稱呼,最常見時計果、時鐘果、西番果、受難果等,其中多因為百香果的花形而命名。百香果花的外型奇特,花瓣與花萼的排列呈現出如時鐘與指針的樣貌,而絲狀的副花冠,內圈呈現紫色,而外圍則為白色,更顯華麗、吸睛,因此果實有時計果、時鐘果的稱呼。仔細瞧瞧百香果花,還真的和時鐘一模一樣!

Photo:pixabay.com

台灣常見品種:台農一號

原產於巴西的熱帶水果百香果,從1900年左右日本人帶入紫色品種後,讓百香果在台灣有了初步的發跡,後續也從美國傳入黃色品種,百香果目前在台灣主要可分為三種,紫色、黃色品種以及由紫色和黃色雜交研發的「台農一號」,目前「台農一號」品種也是市面上最常見的百香果

取出百香果的果肉,食用完可能讓你意猶未盡,含有優質的維生素A和β-胡蘿蔔素,能幫助視力保養,鉀則能保護血管、有助身體細胞活動代謝。

用兩步驟挑選百香果!

挑選百香果,先從外觀來鑑別吧!成熟的百香果外皮轉為紫紅色,不過黃色品種成熟時外皮仍為黃色,若為深色外表,更要睜大雙眼觀察是否有裂痕或碰撞,這可能使風味變酸。接著可稍微輕晃百香果,若感受到果物中有汁液流動,表示果肉可能分離、假種皮的膜內果汁可能釋出,味道也會較酸,因此選擇果肉沒有分離的較佳

食材百香果/時計果、時鐘果
產季・盛產地7~9月盛產(一般6~12月皆產) 產地・南投魚池、埔里、台東等
營養特色維生素A、C、鉀等
挑選守則外皮紫紅色、表皮輕微皺者 輕晃果物沒有汁液流動感 手拿有沈重感
料理撇步1.用刀切下頂部,開口後即方便挖取,若從中間切半易使果汁流出 2.搭配優格、蜂蜜等自由變化清爽料理

百香果|推薦食譜

>>更多百香果料理點這裡<<

相關推薦

更多愛料理生活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