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蜂蜜是如何產生的?古埃及人把它當作超重要的陪葬品?

精選書摘
最後更新2019/12/03

甜蜜蜜的蜂蜜是經由蜜蜂採集花蜜而成,關於蜂蜜的起源,據說在西元前 1600 年就開始出現,當時古埃及人更將蜂蜜這種食材視為是非常重要的物品?蜂蜜的組成以糖分為主,它有哪些食用的好處呢?如果想要長期保存蜂蜜而不變質,又建議該如何保存蜂蜜較好呢?

Photo:freepik.com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蜂蜜

現在總算要來談談對蜂農和蜜蜂而言,蜂箱裡最重要的蜂產品:蜂蜜。我們將一一檢視以下的議題:蜜源植物、蜂蜜的釀造、蜂蜜的組成,以及不同種類的蜂蜜。

蜂蜜簡史述說從頭

沒有蜜蜂,就無蜂蜜!事實上,蜂蜜之所以存在的唯一原因,就是蜜蜂。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類就已開始向蜜蜂偷取蜂蜜食用(手法有點近似熊族們)──有古老的洞穴壁畫可以證實。根據西元前 1600 年的文獻顯示,那時的人類就已經餵食孩童蜂蜜,並以蜂蜜替其治疾。您知道古埃及人,不僅將財物隨身埋入墓中,還將蜂蜜當成隨葬品嗎?

養蜂技術直到古埃及時代才真正開始有所進展。之後,隨著蔗糖來到歐洲,蜂蜜便失去其尊榮地位。在拿破崙掌權時代所發生的大陸封鎖政策,使得甜菜糖的使用量一度竄升。之後,蜂蜜在餐桌上就愈來愈少見了。

我在這裡想順帶一提,開個視窗來分析蜂蜜、蔗糖與甜菜糖之間的差異。

蔗糖與甜菜糖,其實都屬於無法直接被人體吸收的雙醣類蔗糖。而蜂蜜則是由果糖、葡萄糖、維他命、礦物質、微量元素以及多種酶類所組成。蔗糖是死的食物,還是微生物的載體;相對地,蜂蜜是活的食物,它不是微生物的載體,它甚至有殺菌的成分。

蜂蜜從何而來?

讓我們從頭說起。土壤、植物、蜜蜂這三者,再加上陽光以及水這兩項元素,共同構成了一個自然的小工廠。

上圖解釋了植物這個核心工廠是如何運作的。植物藉由葉綠體裡頭的葉綠素,獲取陽光中的能量。這個過程稱為「光合作用」。藉由根部,植株自土壤中吸取礦物質、氮素以及水分,並且運用莖部當作養分的運輸管道。為了延續植物生存命脈,它具備了重要的器官:花。花則使出渾身解數來吸引蜜蜂,為感謝蜂兒訪花,它所分泌的花蜜會流至花萼底部,供蜜蜂採食

看好了!這是小蜜蜂的工作實錄。

  • 工蜂發現一朵美麗盛開的花朵。
  • 工蜂停在花朵上,藉由中舌吸取花蜜(此時花蜜含有約 50~80% 的水分)。當儲蜜囊滿載時,工蜂就飛回巢中。在飛行途中,儲蜜囊中的花蜜就會被蒸發掉 50% 水分。被濃縮過的花蜜會被與頭部腺體所分泌的液體摻混,再藉由咽部與儲蜜囊之間的來回系統,與不同的酶混合之後,被釀成蜂蜜。
  • 當工蜂回巢後,會藉由肌肉的收縮作用將蜂蜜吐在巢房裡,接著又飛出去採蜜,直到整格巢房(蜜脾)被填滿為止。當蜂蜜的濕度降得夠低(水分介於 15~20% 之間),工蜂會以一層薄蜂蠟將蜂蜜封蓋。

我們已經品嚐過蜂蜜了,現在來談談甘露蜜 (Miellat) 或森林蜜 (Miel des Forêts) 。甘露蜜的特點是它並非採自花蜜所釀造。蚜蟲或介殼蟲會以口器刺穿植物外皮組織,以吸取植物內甜汁。蚜蟲吃甜美汁液時常常猛吃暴食,吃進去的量可以等同於自身體重。一時吃太多,牠又無法消化時,就會收縮腸道肌肉,將甜汁排出成一大滴甜液(植物汁液在蚜蟲體內已經過某些轉化),即為所謂的「甘露」。這滴甜液最後會滴落(蚜蟲有時會用腳協助排出)在葉片或是樹木(如冷杉、橡樹、槭樹、松樹或是雲杉等)的針葉上。工蜂這時就可以採集蚜蟲所散布的幾千滴甘露來釀製甘露蜜。蜜蜂雖可以把甘露蜜當作糧食,但不建議當作她們越冬時的存糧,否則她們可能會下痢。

這些是主要的蜜源植物。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下方告示牌方便您了解蜂蜜的組成以及其主要功效。以下資訊僅是參考值,實際成分會依據地區以及所採的蜜源植物而有所差異。

蜂蜜的組成

水分 18% ︱糖類 78%(葡萄糖、果糖,以及 1~2% 的蔗糖)

礦物質︱微量元素︱維他命 B1, B2, B3︱各種消化酶

蜂蜜的功效

補充能量︱增強活力︱滋補︱抗菌︱補充鈣質

依據所採蜜源之不同,每種蜂蜜各有其獨特的特性。

在介紹蜂蜜的不同包裝之前,先閒聊一下,目前有法國蜂農宣稱發明了管狀包裝的蜂蜜。這是個有意思的想法,但並不算創新。因為事實上,在五零年代左右,美國賓州切斯特縣的 John F. Hawkins 先生就有銷售管裝的蜂蜜了。

自上世紀初期起,蜂蜜的包裝已經有相當大的轉變:當時結晶蜜是以一個大團塊的方式展示,然後依據客戶需求量,以鋼線來將蜂蜜切塊,接著以烘焙紙來包裝蜜塊。

時至今日,蜂蜜的包裝也隨著環保議題而有所演變。您在市面上買蜜時,會遇到的包裝有玻璃罐、塑膠罐以及以石蠟處理過的厚紙板包裝盒。基本上需有一個可以密封的蓋子,有些還有漂亮壓花以吸引消費者,各種的包裝資材都可以在專業蜂具店找到。

不知道您是否與我一樣:當我握有一罐蜂蜜在手中時,我就忍不著要開來嚐嚐看。噢,差點忘了提醒,不要將蜂蜜儲存在高溫的地方,否則它可能會發酵。

如果您想長期保存蜂蜜的話,請將它保存在常溫攝氏 14 度。如果您比較喜歡液態蜂蜜,可以用隔水加熱的方式將其融化,但請小心,水不能達到沸騰!(標準是,當您以手指測水溫時,不會感覺燙。)

更多蜜蜂與養蜂的知識與飼養教學,收錄於:

圖解蜜蜂與養蜂:認識蜜蜂的一生,學習如何飼養、愛護蜜蜂,從製作蜂箱到採蜜的全面自學指南

作者:伊夫・顧斯坦

出版社:積木文化

購書連結:博客來

相關推薦

更多愛料理生活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