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害鞋子又濕掉?讓鞋子快乾處理的有效方法!
遇到突如其來的大雨、下雨天時,鞋子總會被淋濕、慘不忍睹,鞋子濕後不僅難以晾乾恢復乾爽,還得擔心鞋子後續出現異味,雨天濕掉的鞋子該怎麼處理,怎麼晾才對?最近連續的陰雨,你很可能就遇上這個困擾!究竟怎麼改善、有哪些方法?幫助鞋子乾燥,拯救淋濕的可憐鞋子吧!
Photo:freepik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鞋子被雨水淋濕,不要只丟一旁任其自然乾燥,因為下雨時空氣中濕度高,不僅不易乾燥,也容易產生味道。這時先「吸水除濕」處理是重要的步驟,但若多了以下三個前置動作,可讓除濕乾燥的效果更好:
- 先除去表面髒污(如泥巴、沙土等因雨沾覆的雜質)
- 取出鞋墊、拉出鞋帶
- 採直立式擺放
表面若有髒水噴濺或沙粒沾附,應先清掉,避免乾燥後更難清理,造成鞋面烏黑。而像鞋內含有鞋墊,也應取出分別乾燥,如此能防止鞋墊中的水氣長時間聚積在鞋內。多數鞋子有鞋帶或扣環等幫助更貼合包覆腳型,但可能影響鞋子晾乾速度,拆除掉鞋帶並撐出利於通風的空間,增加空氣接觸的面積,乾燥效果會更好。
晾鞋子時,建議採用立起並倚靠牆邊的「直立式擺放」,能避免水分聚積在鞋內,也不讓鞋子緊貼地版而不通風。
至於有助鞋子乾燥的作法,就看你的鞋子面臨的情況囉!
狀況 1:當鞋子全濕/淋濕狀況嚴重時
使用毛巾救援
乾燥的毛巾可以有效吸除水分,對於全濕的鞋子也有效。將乾淨毛巾捲成能放入鞋內的大小後,將鞋子放置於通風位置,而鞋面可以再用毛巾或廚房紙巾包覆吸水,若為皮製、絨布等材質,先擦乾表面再處理。
以報紙團吸水
舊報紙的用法很常見!因紙質利於吸除濕氣,將報紙揉成能放入鞋中的大小後塞入,可分成鞋子前段和鞋後跟的區塊分別揉出報紙團。以報紙吸水時,適合每隔約 2 小時替換新的報紙,避免濕報紙持續悶在鞋內。若家中有白報紙或不要的乾淨回收紙會更好,能防油墨沾染。使用報紙吸濕的時間至少需要半天至一天,須需要快乾得再搭配下方的作法。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室內用電風扇、除濕機/吹風機
若在室內晾鞋,和室內曬衣服作法類似,一定要搭配電風扇或除濕機,增加室內的空氣流動,加速乾燥效率,使用除濕機避免直接將鞋子放在風口,易有電器運作危險。吹風機可以運用溫熱的風加速水分蒸散,建議等到鞋子為半乾狀態時再使用,使用吹風機則要留意鞋子材質是否適合接觸熱風,以免損害鞋子。
烘鞋機
使用烘鞋機,可將機器直接放入鞋內,達到烘乾效果。烘鞋機優點是可重複使用,部分則能設定烘乾時間與作用溫度,針對不同材質與潮濕狀況使用,也是居家幫鞋子乾燥的一方法。一般約 30 分鐘~數小時內可乾燥完成,但相對於其他方法,更須衡量個人合用度。
狀況 2:當鞋子僅部分淋濕/鞋子已稍乾時
廚房紙巾助吸水
Photo:pixabay.com
如果是鞋頭位置微濕,或少量淋雨,使用餐巾紙捲成紙捲塞至鞋內,並另用紙巾擦拭或「按壓」吸收鞋面水分即可。稍乾後,可搭配吹風機或於通風處乾燥。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陰乾後卻怕鞋臭?除臭去濕再多一步!
鞋子陰乾後,雖然看似已乾燥,但有可能鞋子內部仍有濕氣,建議可在鞋櫃內鞋子周遭或鞋內擺放除濕劑,或具吸濕效果的竹炭包、乾燥茶葉包或咖啡渣包,幫助吸收水氣,而像使用茶葉等食材,還能使鞋子有除臭的效果,減少後續潮濕造成的異味出現。
等到天氣較乾燥、出太陽後,一定要將鞋子放置通風處,或適度曬太陽加強乾燥,並等個幾天再穿更好。
每逢下雨就可能遇到的「鞋子濕掉」問題,只要掌握幫助乾燥的作法,運用生活常見的幾種用品,如毛巾、報紙以及茶葉等,幫助鞋子增加通風面積,都是很有用的方式!老是對鞋子淋濕超沒輒的人,不妨參考作法讓鞋子恢復乾爽吧!
問題:能否使用烘衣機烘鞋? 由於部分鞋子材質可能因乾燥與機器反覆運轉烘乾過程而損壞,若無法調整溫度與關閉內部轉動功能,較不建議操作,且鞋子帶髒污,較有衛生疑慮,也不適合放入使用。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