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的經典音樂清單,古典、搖滾、爵士樂一次蒐藏!
若是閱讀過村上春樹(Haruki Murakami )書籍的讀者,都會發現他除了是一位小說家,更是「跑步」、「威士忌」、「爵士樂(Jazz)」的資深愛好者。在成為知名作家前, 1970 年代他曾在東京經營一家爵士酒吧 Peter Cat。雖然後來為了寫作,酒吧已停止營業,但他對音樂的熱愛仍展現於筆下的每個故事中,甚至還撰寫了《爵士群像》、《給我搖擺,其餘免談》、《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等書籍,一起來看看他所推薦的音樂清單吧!
Photo:pixabay.com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15 歲首次接觸爵士樂,啟蒙村上春樹獨特的寫作風格
村上曾於《紐約時報》的專欄寫道: 「我在 1964 年第一次接觸爵士樂,當時是 15 歲。」「那年的一月,亞特・布雷奇(Art Blakey)和爵士樂使者(Jazz Messengers)在神戶演出,我得到了一張票作為生日禮物,這是我第一次真正聽爵士樂,我感到非常震撼。」儘管他不懂音樂,但他時常覺得,「這就像我自己的音樂,在濃郁而強烈的旋律中迴旋。我想知道我是否有可能將音樂轉化為寫作。這就是我的風格的開始。」
在村上公開的書房照片中,那擺滿整面牆的黑膠唱片最讓人驚嘆,村上春樹受訪時說過,他收藏了約一萬張的黑膠唱片與許多 CD 唱片,而其中大部分是爵士樂。
▼ 村上春樹驚人的唱片收藏
Photo:vinyloftheday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村上春樹時常借用歌曲的意象來暗示小說的主題。在他知名的長篇小說《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曾寫道:「音樂為我的視野帶來了溫暖的光芒,將思想和身體從無盡的冬季解放。(“Music brings a warm glow to my vision, thawing mind and muscle from their endless wintering,”)」
並以 Bob Dylan 獨特的嘶啞吟唱嗓音連貫了整本小說,為小說抹上了鮮明的色彩,從〈Positively Fourth Street〉、〈Blowing In the Wind〉、〈Like A Rolling Stone〉到小說結尾,主角躺在車子裡,疲憊地沈浸於深眠中,車中則正播放著〈A Hard Rain’s A-Gonna Fall〉。
抑或是《1973 年的彈珠玩具》中,一天要哼上 20 次披頭四〈Penny Lane〉的那位剛從商校畢業的女孩;《發條鳥年代記》中,第一部「鵲賊篇」主角一邊煮著意大利麵、鍋子咕嚕咕嚕地滾著面條,一邊一起哼著電台正在播放的羅西尼「鵲賊」序曲。第二部為「預言鳥篇」,依舊由電台播放出舒曼「森林情景」的第七曲「預言鳥」,但這次主角的心境已有所轉變。
在《1Q84》小說中貫穿劇情充滿軍歌風情的楊納傑克(Leoš Janáček)的《小交響曲》(Sinfonietta),則充分展現了青豆與天吾強烈的革命精神。而《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這部作品的書名,也讓人聯想到匈牙利音樂家李斯特(Franz Liszt)的《巡禮之年》首部之第八曲「鄉愁」。
雖然村上的 Peter Cat 酒吧早已停止營業,但若到東京旅行,不妨造訪 Cafe Rokujigen,村上的讀者齊聚一堂,進行讀書會、也一起欣賞音樂。現在線上也有許多樂迷所整理出來的合輯可以一同品味。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