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的功效好處古人早知道,絲路商人的解毒劑、補給品竟是它!
香菜(芫荽)在中式料理相當常見,很多人以為香菜是源自與中國或亞洲地區,但據說香菜是從歐洲藉由絲路傳到亞洲的食材,香菜的氣味濃烈,讓人喜好分明,是料理點綴提香氣的食材,不過早期人們卻將香菜視為珍貴營養物,可以料理,還能當解毒劑?絲路商人是如何讓香菜成為不可少的食材: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絲路商人的貯存食品香菜
過去絲路商人們囤積在駱駝背上的行囊中,裝有被充當作解毒劑、健胃藥、維生素補給源,並傳至東方的織形花科的芫荽(Coriander,香菜)。芫荽,是與絲路交易有著密切關聯的食材。
日本人難以忍受道地的中國料理,其中的原因就是那帶有獨特香氣與辛辣味的香菜。就連我自己,由於已習慣日本化的中國料理,在中國也有過面對加滿香菜的上海料理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回旅館吃「飯糰」的痛苦經驗。
香菜的故鄉在地中海地區,與石榴同樣經由絲路傳至中國。香菜,原本名為芫荽,學名是 Coriandrum sativum 、源於拉丁語的「臭蟲 (koris) 」與「大茴香的種子 (Amnon) 」,因為其具有極端且矛盾的兩種特性,尚未成熟的果實與葉片帶有臭蟲般的惡臭,待果實成熟時卻又散發出織形花科的大茴香或檸檬般的芳香。
在原產地南歐,充分掌握了芫荽猶如細繩般散開且帶有辛辣味的葉片,以及其成熟果實的兩種特性,並各有其使用之道。
古埃及時已食用芫荽,算是歷史悠久的食材。其散發芳香的成熟果實,不僅可使用在肉類料理或醃肉腸的消除異味,還具有健胃、助眠、解毒等藥效,而這些早在古希臘時代即廣為人知。「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斯 (Hippocrates) (西元前四六〇~前三三七年)曾讚譽芫荽是具有藥效的食物。此外,芫荽在伊斯蘭圈或歐洲中世紀,更以催淫劑、媚藥而聞名。在《一千零一夜》中,就屢屢出現作為媚藥的芫荽。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過去航海於汪洋大海的船員,常因欠缺維生素導致壞血病,因而犧牲掉許多的生命。同樣地,在橫越沙漠的絲路之旅也需要補充維生素 C ,過度缺乏仍會致死。沙漠若是「海」,駱駝就形同「船」,而協助往來絲路的商人發揮其任務的則是芫荽。鹽漬的芫荽葉片可作為維生素的補給,果實則用於健胃、解毒劑。同時食用羊等帶有腥味的肉類時,其果實也可當作消除異味的調味料。因此,絲路商人將芫荽乾燥過的果實與醃漬過的葉片一同放在駱駝負載的行囊中。
駱駝運載著芫荽,經過絲路來到中國,再以香菜的姿態扎根中國的食文化。在中國,是使用芫荽花芽萌發前的嫩葉作為調味料,香菜不僅為中國料理添加了色彩,也能消除肉或魚的腥味。從前,隨著游牧世界的强大,游牧文化也滲透進入中國,羊肉料理曾蔚為流行,因此也帶動了香菜的普及。元朝時期,居於權力階級的蒙古人的食文化成為主流,比起豬肉料理,羊肉料理在當時的中國社會更是得寵。為了消除不利於食的羊肉腥味,中國人遂使用香菜消除異味,直到羊肉的流行褪去後,香菜卻依然保留了下來。而香菜與羊肉的搭配,的確是相得益彰。即使現在,中國的涮羊肉這道羊肉料理,其沾醬添加的仍是切得細碎的香菜。不過氣味濃烈的香菜,對偏好清淡風味的日本人來說恐怕是難以消受的,因而在日本並未能普及。
更多飲食與料理的流變和話題歷史,收錄於:
餐桌上的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