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不想結婚?沉默不是體諒,婚前該與伴侶討論的事
現代人普遍晚婚,可能的原因除了經濟壓力或沒有適婚對象,也有不少人是有穩定的交往對象,但到了適婚年齡仍對踏入婚姻興致缺缺。你為什麼不想結婚、逃避結婚?結婚之前雙方應該要評估哪些事情?韓國知名心理諮商師金玧姃帶你認識深層的自己: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想晚點再結婚的女性是出於什麼理由?
我希望大家在工作穩定後,能冷靜思考以下的問題:以後想過什麼樣的人生?夢想是什麼?五年後、十年後想過什麼樣的人生?這位女性和男友有必要進行這類的對話。我想過什麼樣的人生、對方想過什麼樣的人生,從二十歲開始思考這些事是很重要的。因為夢想和職業是兩回事。
雖然人們很常問孩子「你長大想當什麼?你的夢想是什麼?」,但大人真正想問的是「你長大以後靠什麼吃飯?為了溫飽生活要從事什麼職業?」,這個問題的背後蘊含著長成健康獨立的成人後,經濟獨立的重要性。不過最近人們對於就業和職業的想法變了很多,詢問夢想的真實涵義漸漸變質。有時會隱含「男人得有工作,才能賺錢,結婚成家,養孩子。女人結婚前的工作只是暫時的,隨時都能離職」的意思。
正因如此,這位女性把男友抱著「我愛你,現在越來越想和你在一起」的意義說出的話,聽成了「你得拋棄你的人生,進入名為結婚的犧牲地獄。」
韓國社會普遍認為男人理應進入職場賺錢,過幾年再成家。大家會把結婚要花的錢,尤其是買新婚房的責任放在男方身上。所以,說不定工作沒多久的男友提到結婚話題,這位女性想的卻是:「什麼?結婚?現在是該準備結婚基金的時候,談什麼結婚?」
又或者,她就是獨立性強的女性,已經預想到自己婚後要承受的沉重責任。我猜想她比起迎合身旁的人的期待,承受強加於身的壓迫,和無數的不合理與荒謬之事,更傾向活出自我人生。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這位女性若想以自己的方式生活。這種時候就需要使用抽象型對話。我建議她先告訴男友自己的夢想、想過什麼樣的生活、還有對未來的想像。其次,雙方再進行與這些相關的具體對話。因為不管結不結婚,兩個人都要優先考慮就業後,想靠現在的工作實現什麼樣的生活,還有去實現哪種人生,才是最重要的事。
這位女性還沒決定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也不曾經歷過實現夢想的人生。在她對於未來還存有疑慮之際,哪怕再愛男朋友,要她進行關於婚姻大事的討論,有可能造成她的莫大壓力。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我建議兩位好好地坐下聊聊,先考慮往後想過什麼樣的生活,還有什麼才是彼此人生的重要價值觀會比較好。並不是兩個人彼此相愛就一定要步入婚姻,也不是說結了婚就一定要過著與他人相似的生活方式。
可是,為什麼這位女性覺得和男友坐下聊這些話題很累?因為她不想毀掉這段關係。人們害怕關係破裂,表達真心時容易顯得猶豫不決。假如雙方想法出現分歧,會更難表達自己真實的內心。可是,要成就一段真正好的關係和能步入禮堂的關係,就算對方的想法、人生價值、實現方法和我不同,也能坦然表達,尊重、肯定和同意,才能一小步一小步翻越那些結婚前的種種難關。
順道一提,如果是即將步入禮堂的情侶,有必要談論以下觀念:
- 假若對方失去經濟能力,我是否願意扛起一家生計?
- 對方生病的時候,我也有信心不離不棄?
- 我是否同意對方的生活方式和夢想?反之是否亦然?
- 比起其他人(包含父母和子女在內),你是否更重視自己和對方的想法?
- 當我們做決定的時候,總是尊重雙方的意見嗎?
- 有沒有為了實現某一個人的夢想,打算犧牲另一個人的念頭?
- 我們要生孩子嗎?
無論交往時間長短,平常很少吵架的情侶,不一定是因為感情好。兩個人以為是互相體諒,都不吐露內心深處的情緒和真實想法,久而久之導致親密感低落。這樣的情侶聊到成家、結婚這類重要話題時,仍然說不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於是產生摩擦,感到焦急,就像內文的女性一樣。
沉默不是體諒。情侶之間,即便會遇到爭執,也要練習分享大大小小的事情,像是想法、情緒、顧慮和期盼等等,藉此確認對方的期望是不是和我的期望有落差。
更多改變說話方式,修復相處難題的方式,收錄於:
真正想說的話,更要好好說:心理諮商師教你用最忠於自我的話語,化解最難解的關係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