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料理食譜時間】養成孩子良好習慣與態度!

精選書摘
最後更新2020/06/30
本文由洪小龍-小龍媽媽撰寫

嬰兒一出生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有任何習慣的建立絕對都是大人讓他們養成的,這裡分享陪伴小龍成長我們一路走來的經歷過程讓大家參考。

每位父母都會擔心著自己的孩子有沒有吃好、有沒有長大還有快不快樂,我們也是。小龍出生後每個階段都有著不同的新狀況等待著我們去闖關,從親友過往的經驗談和查閱育嬰書之中產生了千百種答案,誰有說不準那個方式是最正確的,所以只能一試再試試到適合自己孩子的,在這過程中我簡單找出兩個大原則,以這兩個大原則為主,方式、過程和細節在因應當時的狀況作調整總算讓我走出一路能走長遠的路。

1個原則:教正確的方式

與其讓他們學會錯誤的方式而後再來糾正,不如一開始就學會正確的方式。大家都知道良好的用餐習慣是從小開始建立的,初為人父人母的我們對此深信不移。小龍很早就學會坐,五~六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時,為了方便於是讓他坐在推車上用餐;小龍漸漸的成長後對生活週遭的大小事物都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就連吃飯坐在推車上也不例外,吃一餐下來花費在研究和玩推車上的配件比吃飯還長!我們決定徹底的為小龍建立正確的用餐習慣,把推車換成寶寶用的餐椅、使用適合大小的圍兜、選擇適合孩子抓握的嬰兒學習餐具,這一個決心讓小龍的用餐習慣慢慢的有所改善!

到現在小龍習慣乖乖就座用餐連出門在外也是如此 🙂

2個原則:尊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

了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找到用適合自己孩子的用餐方式。 以小龍而言,一開始吃副食品時只有5個多月大還不能用語言表達,我們便試著教他學會作吃飽(或不再進食)的肢體動作,只要小龍表達出來就一定不會勉強他吃完,而他的個性是在餐與餐之間也不討食物,於是一餐吃少下一餐一定會多一點,一直以來都是如此所以我們也不用擔心每餐份量的問題。

再來從小龍從吃副食品開始小龍媽咪料理時他就在一旁看,因為小龍晚學會站和走(1Y5M-6M左右)一會走就會一直緊緊跟在旁邊看,從一開始看著龍媽切菜煮菜、到想要參與大約也2Y了。每天跟著小龍媽咪在廚房進進出出的其實很危險,但與其因為保護孩子限制他們,不如好好教育他們廚房的重要和危險性!當然媽媽放手要讓孩子去作,除了心臟要夠強(真的夠強)、再來就是要緊盯著孩子並時時提醒他們注意安全!

其實很多時候內心總在顧慮孩子的安全和讓他放膽去做之間猶豫不決,我們也不知怎麼做是最正確、但又不想抺殺他的自由意願和冒險精神,我們決定放手讓他嘗試他所想嘗試的事物,希望他能明白生活中每件事物都是有付出有努力才得到成果。現在我們能運用親子時間一起為餐點做準備、一起做點心,小龍樂得參興、自己動手作吃得更開心。我們親子之間找到對彼此都好的方式,小龍能快快樂樂的成長對我們而言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一起動手準備午餐~蕃茄雞肉比薩餃囉!

寶寶食譜【蕃茄雞肉比薩餃】(免揉免發酵)

【材料】

-麵皮- 高筋麵粉 50g 無鋁泡打粉1-2g 鮮奶 27-30ml 2g 鹽 一咪咪 -內餡- 蕃茄1/4(切丁) 雞胸肉適量(切丁) 秋葵(切小段 可省略) 橄欖油 一點點

【麵皮】

1.粉類過篩後全部倒在盆中,加入鮮奶用刮刀拌勻(拌至無粉的狀態)2.將麵糰滾圓放入盆中(碗底抹一點橄欖油)用擰乾的濕布覆蓋住盆子,醒麵10分鐘。 3.等待醒麵的同時炒【內餡】:平底鍋加一點橄欖油放入雞肉拌炒,拌炒至七分熟再加入蕃茄,待蕃茄水份收乾即可放入燙熟的秋葵起鍋備用。 4.取出麵糰揉圓桿平(若太乾就加點水、太濕就再加點粉),在桿平的麵皮1/2那半放上餡料、另一半麵皮再對折成半圓形,並將麵皮邊緣捏合封口,用叉子在麵糰表面叉出些小洞(※不刺破麵糰)5.放在鋪烘焙紙的烤盤上表面刷上一點蛋汁。 6.放入已預熱的烤箱上下火150-16015分鐘就完成了。

小撇步:事先準備好所需的餡料這樣不會手忙腳亂,烤箱一定要事先預熱以免溫度不夠造成麵皮烤不熟的情況。

寶寶食譜【西班牙蔬菜烘蛋】

【材料】

洋蔥1/4(切丁)

甜椒(切丁)

青花耶(切小朵)

蕃茄(切薄片)

1

太白粉一咪咪

牛奶約5-8ml

焗烤起司(可省略)

【作法】

1.平底鍋加一點油下洋蔥,炒至洋蔥變軟甜味出來再下甜椒拌炒一下,倒入蛋汁(蛋汁、太白粉水和牛奶拌勻)關火利用平底鍋餘溫讓蛋汁底部凝固。(同時煮水燙青花耶菜)

2.把蛋汁倒入烤盅(洋蔥和甜椒全部都倒入)。 3.放入青花耶菜(燙至七分熟)、蕃茄片(薄片)、甜椒丁最後撒上一點點焗烤起司(可省略)。 4.烤箱預熱10分鐘,烤盅放入烤箱時上面蓋烘焙紙、上下火18010-15分鐘。 5.蛋汁全熟後烘焙紙取出烤1分鐘讓表面稍微上色。 6.烤完靜置冷卻至烤盅不燙手撒上洋香菜香料就可以上桌了。

小撇步:烘蛋進烤箱時先蓋上一層烘焙紙(或鋁鉑紙)避免上面的配料太乾失去水份或烤焦而蛋汁卻還沒有全熟。

Brother Max 貼心設計,讓育兒生活更輕鬆!

相關推薦

更多愛料理生活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