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為什麼菠菜總有個苦澀味?炒菠菜多一步驟簡單去澀味!
菠菜有個明顯的特徵,根部略帶紫紅色、細長的莖,也因此又有赤根菜的稱呼,據說清朝乾隆皇帝也因菠菜為紅根綠莖,外型輪廓像是鸚鵡般,而稱菠菜為「紅嘴綠鸚哥」。菠菜為什麼會有澀味?澀味的來源是由於菠菜含有草酸,想透過料理去除澀味,只要在炒菜前先進行川燙,就能去除部分的澀味,變得較好入口囉!
Photo:freepik.com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在冬季蔬菜中,不可錯過菠菜。一份油炒蒜末菠菜,入口菠菜的脆口裹著蒜香,簡單卻美味;以少許淡醬油、香油、柴魚片、白芝麻涼拌菠菜,足以作為餐桌上的開胃小菜。
菠菜含有β-胡蘿蔔素、維生素A等,能對視覺、視力保健有所貢獻,礦物質中以鉀含量最高,鈣、鎂、磷、鈉、鐵皆具備。菠菜也為含鐵蔬菜之一,每100公克約含2.9毫克,雖然不是含鐵量最多的蔬菜,也遠不及動物性食材所含的鐵質多,但食用菠菜也能多少幫助日常營養補鐵。
菠菜好澀?料理加這一步去澀味!
菠菜最苦惱的還是有股澀苦味,總讓唇舌感到不適,澀味是因為菠菜中含草酸,想透過料理來去除苦味,就在料理菠菜時多一道步驟,先川燙再做後續料理,將菠菜放入熱水川燙取出,或是在炒菠菜時加點糖,據說也能調整味道,對減緩澀味有幫助。
我有問題:菠菜和豆腐一起吃會造成腎結石嗎?
曾聽過「菠菜和豆腐不能一起吃,會形成腎結石」的說法,源於一般人會擔心菠菜中富含的草酸成分和豆腐中的鈣質結合,形成結石。
不過「同時」攝取菠菜、豆腐,經消化後,會直接在「腸道」結合便隨排泄排出;「單獨」攝取高草酸食材,反倒才容易被吸收,最終跑進腎臟,逐漸形成結石。
因此,有結石疑慮的族群,應避免的是高草酸食材,並多多攝取鈣質:
只吃豆腐:優。補充鈣質,可降低草酸吸收。 只吃菠菜:劣。高草酸食材易提高草酸鈣結石患者風險。 菠菜、豆腐同時吃:尚可。草酸鈣可於腸道結合後排泄排出。
菠菜、豆腐同時吃會造成結石,其實是一則錯誤謠言!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菠菜|推薦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