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主廚快餐車:從電影看餐車文化的流變

臺灣阿鹹
最後更新2021/04/20

《五星主廚快餐車(Chef)》是一部2014年上映的美國喜劇電影,由鋼鐵人的導演強法夫洛(Jon Favreau)編劇、執導與主演。除了美味的食物,眾星雲集也是另一個賣點。包括蘇菲亞薇格拉(Sofía Vergara)、約翰李昆薩默(John Leguizamo)、史嘉蕾喬韓森( Scarlett Johansson)與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等人主演。片中有許多看了就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也展現了近幾年美國相當流行的餐車美食文化。

Photo:chefthefilm

劇情相當通俗易懂又溫馨,一位名廚因為一場網路大戰而轉換人生跑道,靠著快餐車販售古巴三明治重新拾回名譽以及親情。話不多說,先來介紹裡頭好幾道讓人看了唾液大爆走的料理吧!

古巴三明治(Cubano Sandwiches)

Photo:chefthefilm

古巴三明治需要使用一種長條狀的白麵包、加上古巴烤豬肉、起士片、酸黃瓜、芥末醬,在家裡做的話可以用軟法麵包來取代。至於烤豬肉,則需要用古巴的Mojo醬醃製,Mojo醬是由橄欖油、海鹽、香草與苦橙汁製作而成,我們可以使用台灣較好取得的檸檬汁來替代苦橙汁。

▼快跟著愛料理的大家一起做

蒜香橄欖油清炒義大利麵(Pasta Aglio e Olio)

Photo:ChefTaiwan

這幕除了史嘉蕾喬韓森很吸睛之外(吃個麵為什麼可以這麼性感),那個麵看起來也是不得了啊,明明只是義大利麵的基礎款,但在電影裡就顯得特別好吃!Pasta Aglio e Olio是先使用橄欖油清煎大蒜碎末或切片,喜歡吃辣的朋友可以再加進一些乾辣椒片,之後再把煮熟的義大利麵加入拌炒,最後用歐芹與磨碎的巴馬乾酪或起士粉做收尾。

▼這是一道在家也能簡單做的料理

慢煎起士三明治( Grilled Cheese Sandwich)

Photo:thischixflix.com

主廚卡爾(Carl Casper)為兒子波西(Percy)做這道料理時,除了被鐵板的滋滋聲和爆漿起士弄得口水直流,這一幕也是卡爾想透過料理傳達愛給世界的完美體現。就像在那之後的快餐車之旅,卡爾曾對兒子說的那句話:「I may not do everything great in my life, but I’m good at this. I manage to touch people’s lives with what I do and I want to share this with you.(在生活中我沒能事事完美,但我很擅長做菜。我要透過料理來觸動人們的生活,而我也想與你分享這件事。) 」

▼這道充滿愛的料理不難做啊!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爆漿熔岩巧克力蛋糕(Chocolate Lava Cakes)

Photo:youtube

當然不能錯過讓大廚卡爾理智線斷掉的最後一根稻草:「爆漿巧克力蛋糕」啊。經典台詞:「爆漿巧克力蛋糕不只是半生熟蛋糕,你要把冰凍的甘納許(ganache) 放進模子裡,外面完全煮熟時裡面就會爆漿,中間爆漿不是因爲沒有熟!」

▼大家不要吵了!爆漿巧克力怎樣都好吃!

接下來配著電影配樂,一起來了解歐美這幾年很流行的餐車文化(food truck)以及美食聚集地(food halls)吧。

在歐美,越來越多的城市重新利用廢棄的建築物,集合眾多的pop-up餐館與餐車(food truck)攤販,形成一個「美食聚集地(food halls)」。在這裡,想吃什麼、想喝什麼都有,提供了物美價廉又舒適的用餐新選擇。

美食餐車市場的興盛與衰退

根據商業房地產公司Cushman and Wakefield的報告,到2015年,美國約有70個這樣的美食聚集地(food halls)。到2017年底,已達到118個。按這速度到2020年,報告推估市場規模將在短短五年內增長兩倍。「我們看見美食聚集地將會是郊區混合用途開發區的經營核心,它通常會是主要的項目、也會是第一個興建的區域。」Cushman Wakefield零售情報副總裁說明。

這種快速增長反映了「餐車趨勢(gourmet food truck trend)」,這是從2008年經濟大蕭條後,發源於一位廚師Roy Choi推出烤肉餐車(Kogi BBQ Taco Truck)而開始興盛。當消費者厭倦了大型連鎖店,卻需要新穎、便宜又快速的食物時,美食餐車正是餐飲產業的創新之舉。然而在Kogi BBQ之後的十年,隨著瓦斯價格的上漲、卡車供應商的法規、同業競爭與變幻無常的老饕們,消費者與經營者似乎都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美食聚集地」上。

▼Kogi BBQ Taco Truck

Photo:dailybruin.com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消費者被美食聚集地吸引的原因,與餐車的特色有許多雷同之處:便利性、多樣性、出餐速度以及可以瀏覽烹飪過程的快感。經營者被高昂的租金與不斷飆升的人力成本所困擾,相對於經營一家獨立餐廳,租用美食聚集地需要的開業成本較低、與其他業者一同分擔租金,以及由於有多元的產品所以可以確保足夠的人流。

保留餐車的優點,更增加了人流

「穩固人流」的特性,正是美食聚集地與餐車最大的區別。享用餐車美食的其中一個樂趣(或不便)就得先找到它:消費者通常會追蹤餐車的社群媒體來看它下次的經營地點。但這也意味著經營餐車的業者,並不確定他們可以做多少生意、或者能不能將卡車停放在同一個地點,而美食聚集地正可以為他們刪除一點不確定性。此外,美食聚集地的攤位相對餐車較沒有一些物理上的侷限,不用擔心接電的問題、也無需隨時保持油箱是滿的。開發商和一些新手餐館老闆正在利用這些優點,使美食聚集地保留餐車潮流,卻擁有更多優點:比傳統餐廳風險、成本更低的固定空間,以及獲利的潛力。

Photo:floridatrend.com

與傳統市場相比,美食聚集地已經成為老饕們在各種預算下,可以找到更多元食物和飲品的新選擇。它們同時提供了街井美食無法提供的恆久感,在更舒適的環境中供應了一樣令人興奮的食物。同時又取代了看起來一成不變的連瑣餐館,帶來更多新鮮感。

美食聚集地「夯」遍全球(Food Hall Phenomenon)

美食聚集地也逐漸成為百貨公司的主要獲利來源,例如:倫敦的Harrods百貨與紐約梅西百貨,百貨公司原有的功能性仍然存在,但不再只是逛街、血拼,百貨公司逐漸變成可以讓人們聚會以及吃吃喝喝的場所。

這個現象會開始被注意到是從里斯本的Time Out Market起步,這裡是由知名又熱門的上市雜誌Time Out所經營,他們將原本一個默默無名的大商場變成了一個令當地居民和遊客都興奮的美食據點! 2019年,他們有五個Time Out Market也即將於北美開幕,而在歐洲也預計2021年會在布拉格與倫敦滑鐵盧開業。

▼Time Out Lisbon Food Hall

Photo:pixabay.com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同時,在義大利布隆那(Bologna)的FICO世界美食廣場(FICO Eataly World food park)更把美食聚集地提升到新的高度。美食公園佔地10公頃(約24個足球場),其中2公頃的土地上設置農田與飼育所(可飼養 200種動物和2000種植物),以及8萬間商家、擁有45個餐飲場所、6區食品生產教育設施、1間電影院、1劇院和可容納1000人座位的會議中心。被號稱為「食物界的迪士尼樂園(the Disneyland of food)」!

▼FICO Eataly World food park

Photo:usatoday

在台灣也有「美食聚集地」這種概念的聚落形成,例如:圓山花博公園「MAJI 集食行樂」,結合文化、音樂、美食、好農商品、藝術表演的大型生活市集廣場。餐車型態的聚落則有大稻埕「pier5貨櫃市集」,每間餐館皆很有特色、坐擁第一排河岸景觀,週末通常也會有藝術或音樂表演者,適合傍晚和三五好友小聚順便散散步。

無論如何,目前看來「美食聚集地(food halls)」的出現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選擇,而經營者也從當中降低經營風險與成本,商家也能結合原有的消費群以及共享社群媒體的影響力、創造多贏的局面,未來餐飲零售業的樣態將因美食聚集地有何改變,可以繼續期待。

 

相關推薦

更多愛料理生活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