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汗皰疹好不了?中醫教你六招保養皮膚不再發癢!
季節交替、雨季,潮濕、悶熱時,皮膚就會開始出現一堆紅紅的小疹子,不僅整天發癢、坐立難安,而粗糙潰爛的皮膚,也會影響外觀。濕疹常常難以掌握,症狀時好時壞、發作的情形又多變。在急性期,可能會有紅、癢、水泡等情況。若是不小心把水泡抓破,還會演變成濕疹的慢性期。
皮膚角質被反覆傷害後,皮膚反而變乾、變厚、脱屑、龜裂。具有中醫背景的知識型 Youtuber《77老大》,這次要來與我們分享如何改善濕疹症狀,以及介紹有助於保養肌膚的中藥茶飲與按摩穴道。
濕疹是什麼?成因是什麼?
濕疹是一種廣泛的通稱,部分醫生會將「富貴手」、「脂漏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汗皰疹」等歸類為此,只要造成皮膚發炎、紅腫、組織液滲出、脱屑等症狀,都是廣義的濕疹。
在中醫觀點,濕疹是由於濕氣太重,加上脾胃差、代謝功能差,造成水氣排不出去,往皮膚上堆積,而造成濕疹這類的疾病。尤其台灣的天氣悶熱又潮濕,許多人皆為此所苦,即使去看醫生擦了藥,而濕疹的情形卻是時好時壞、反反覆覆。
第一招 忌口
盡量少吃以下食物:
- 糖份:太甜的食物、糖分過高的食物應少量
- 燒烤油炸:油炸以及過多調味的烤肉少吃
- 海鮮類:魚、蝦、蟹殼等
- 動風發瘡類:芒果、鴨肉、芋頭、鵝肉、筍子⋯⋯等食材應避免
這些食物可以多吃,可以協助身體「清熱除濕」,進而緩解濕疹:
- 綠豆
- 薏仁
- 冬瓜
- 苦瓜
- 蓮藕
- 赤小豆
第二招 不洗燙水,保持環境乾燥
許多人皮膚一癢,就喜歡用熱水來洗澡。洗熱水確實能夠暫時緩解搔癢的感覺,但是洗完之後,太燙的水可能會帶走過多的油份,這就有可能會讓你更乾、更癢。使用適當的溫水洗澡即可,這樣有助於穩定濕疹的狀況。
流汗後要記得擦乾,尤其是:腋下、胯下⋯⋯等身體的凹陷之處,不管是洗完澡或流汗後,盡可能要擦乾或者是用吹風機冷風吹乾。多曬曬太陽,居住環境不要過於潮濕,必要時開啟除濕機,降低環境的濕氣、降低身體的濕氣,這才是改善濕疹的根本。
第三招 草本藥草外塗
除了皮膚藥膏,77老大分享其實也有兩種天然的植物,對於皮膚濕疹的效果非常好。一個為「馬齒莧」、另一味為「車前草」,可以去市場或青草店,買新鮮的藥草,洗乾淨之後,放進小布包裡揉捏,將草藥揉捏出汁、將汁液輕塗至濕疹處,它對於清熱、止癢、化濕、降低發炎,效果非常好。
第四招 中藥茶飲
77老大推薦有一款中藥茶飲相當有效,可以去風、除濕、清熱。
💡 準備材料:蒲公英、薏仁、茯苓、荊芥、防風、蒼朮各 5 克。
將上述藥材放進小布包,使用 600cc 水煮滾,滾後再續煮十分鐘。不管是急性或慢性的濕疹,每天都可以喝。
第五招 按摩穴道
以下這幾個穴道,可以止癢、又能除濕去風,「合谷」、「曲池」、「血海」、「陰陵泉」、「三陰交」,平常沒事就能按摩這幾個穴道,有助於保養皮膚。
77老大 youtube頻道
第六招 看中醫
77老大說明,若是已經就診但濕疹仍未改善,不妨考慮可以看中醫來保養皮膚。中醫的優點在於,不會有吃抗組織胺的疲憊嗜睡、也沒有西藥類固醇的副作用。中藥可以從內而外的協助身體調理體質。基本上治療大概一到兩個月,可以得到改善。
原內容來自:77老大 Youtube頻道
原影片標題:濕疹、汗皰疹好不了!?簡單幾招還你美麗好皮膚!癢癢必學!
77老大
- 77sevenboss@gmail.com
- IG:basil_77777
- Facebook:77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