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地、當季的蔬菜與水果,
除了對環境友善外,
我們還能獲得更多的營養素,
特別是維生素 C 與類胡蘿蔔素。
儘管我們總是強調每日要五蔬果,好讓身體從這類食物獲取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其他的植物營養素。但就只是吃菜或水果這麼單純嗎?
同一種蔬菜,一年 12 個月裡頭,它的營養素是否始終如一呢? 讓我們一起來研究研究~
在台灣,菠菜整年都吃得到,但你知道嗎,其實它本來是冬天的蔬菜,只是因為現在農業技術的進步,藉由一些條件與栽培的技術,才讓我們整年都吃得到它。那麼產季與非產季菠菜的營養素組成是一樣還是不一樣呢?
日本女子栄養大学教授辻村卓做了相關的研究與探討,它發現在維生素類當中,類胡蘿蔔素與維生素 C 比較會因為季節的不同而出現很大的變化。下圖花椰菜與菠菜一年 12 個月維生素 C 的含量變化。
(資料來源:野菜の旬と栄養価~旬を知り、豊かな食卓を~ 女子栄養大学教授 辻村卓)
從上圖可以發現 12 月採收的菠菜含有最豐富的維生素 C,是最少月份的 4 倍;而綠色花椰菜最高與最少也有 2 倍的差異,而含量較高的時候就是該蔬菜的產季。
同樣的情形也能在類胡蘿蔔素的含量上看到,番茄在 7 月時的含量最多,2 月含量最少;胡蘿蔔在 6 月收成的含量最多,1 月含量最少,差異達 2.5 倍;綠色花椰菜則是 3 月含量最多,8 月含量最少,差異高達 4 倍。
此外,像是根莖類的馬鈴薯,其維生素 C 含量雖然也會跟著季節發生變化,卻不像葉菜類那樣的劇烈。儘管以含量倍數去比較會出現維生素 C 含量最高的月份(約 36 毫克)是最低月份(約 7 毫克)的 5 倍,但就實際數字來看的話,就不是差那麼多了。
不過也有不太受季節變化影響的蔬菜,像是芹菜與青椒,營養素的變動就不是那樣的明顯。(不過好像滿多人不太愛吃這兩種蔬菜呴~)
延伸閱讀:台灣當季蔬果一覽
每個國家所在的地理位置不同,因此蔬菜與水果的產季也會跟著有所變化,上面的資料是日本的數據,我們住在台灣自然有我們自己的嘍,可參考農業知識網/農糧署的網站。
—————————
- 參考資料:野菜の旬と栄養価~旬を知り、豊かな食卓を~ 女子栄養大学教授 辻村卓
- 相關文獻:辻村卓, 小松原晴美, 荒井京子, & 福田知子 (1997). 出回り期が長い食用植物のビタミンおよびミネラル含有量の通年成分変化 [1]. ビタミン, 71(2), 67-74.
- 主題圖片:photo credit: OLYMBasil, Spinach, and Cherry Tomatoes via photopin (license)
—————————
文:席尼 營養師
原文來自:Nutrinote 營養共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