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酒乾杯之後|超下飯酒梅紅燒肉

台灣燙
最後更新2020/06/15

春天時漬了大瓶小瓶的梅酒,還沒到中秋節,不管是米酒、清酒還是威士忌都被喝得清潔溜溜,果然是酒鬼工作室⋯⋯雖然沒有紮實漬滿半年的梅酒滑順,但是我們都很喜歡這種還嚐得到梅果微微澀味的感覺。喝著喝著,除了高粱梅酒仍太辛辣,需要時間靜待圓熟所以逃過一劫之外,其他大大小小罐的梅酒罐裡只留下梅實,新的難題出現了,這些梅子能拿來幹嘛?

丟掉太浪費食物了,就問問臉書大神吧~把僅餘梅實的玻璃罐排好拍張照放上臉書,跟大家分享我們的煩惱,沒想到台灣燙的煩惱也是大家的煩惱,各路網友踴躍分享將漬酒梅子再次利用的妙招,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梅子紅燒肉了,燒滷得紅亮鹹香的五花肉染上梅子酸香清爽的滋味,聽起來就下飯開胃。這道食譜中梅子是亮點,但是滷肉才是主心骨,一頭豬的不同部位有不同口感,考量到夏天不想吃太油膩,這次我們選擇的是肥油較少、口感比較Q的腱子肉,這是熟識肉販大哥給我們的建議。

食材都有了,但滷肉之前工作室還有個疑問是,需不需要將梅子的果核去除呢?聽說果核會讓滷湯苦澀,一開始我們是打定主意必將果核去除的,沒想到因緣際會有位朋友來訪,聽她說果核其實是不會影響滷肉風味的,既然已有朋友幫我們實驗過了,那麼這次就不去果核囉。

實驗結果是?我要這樣說:「相遇便命定愛上彼此」。別覺得這敘述玄妙,嚐過你才知道多貼切--梅肉的酸爽浸漬到滷湯中,但一點也不張揚跋扈,乖巧安靜的肩負起讓滷肉不油不膩的責任,有這一鍋,夏天沒胃口這話只是傳說吧。這次我們放入的梅子是用米酒漬的青梅,下次想試試用威士忌黑糖黃梅來滷雞腿雞翅,沒想到梅酒乾杯之後,那些沈在瓶底梅子還有如此妙用,原本還苦惱這堆梅子該何去何從,現在看來顆顆都是貴重的綠寶石,值得我們好好收藏呀!

-食譜-

約5人份

  • 材料

– 豬腱子肉 1400g,切大塊(也可以用梅花肉或豬五花肉,梅花肉比較瘦、五花肉肥瘦較均勻)

– 黃冰糖 100g

– 薑 1小塊(約10g),切片

– 蒜頭 5瓣,拍碎

– 蔥 1小束(約20g),切段

– 大紅辣椒 1支(約10g)

– 米酒 100ml

– 醬油 150ml

– 水 1000ml

– 梅酒喝完後剩的梅子 200g

– 鹽 適量

– 白胡椒粉 適量

-作法-

1.鍋子裡放少許油(份量外),將豬肉煎至焦黃上色,取出備用。煎的時候盡量不要讓肉塊重疊以免出水沒辦法讓肉塊確實上色,如果鍋子不夠大可以分批煎。

2.同一隻鍋子裡放入黃冰糖,用小火將糖慢慢融化成糖漿,接著倒入豬五花肉,翻炒讓糖漿均勻的裹在豬肉上,炒到肉塊整體顏色變褐紅色後取出備用。

3.同一隻鍋子內續放入薑片、蒜頭、辣椒與蔥段炒至香氣飄出、各種辛香料邊緣略為焦黃上色後倒入米酒,用大火燒出酒的香氣。

4.放入肉塊、醬油、梅子與水,煮滾後蓋上鍋蓋,讓鍋內保持微滾的狀態悶燉約2個小時至肉軟爛,以鹽與白胡椒調味即可享用。

Note:

1.因為是從喝剩梅酒中取出的梅子,梅肉本身已經有淡淡的甜度,所以這份食譜中的冰糖份量比較少。

2.從酒罐取出的梅子可以裝進密封袋中冷凍保存,要使用的時候取出即可。

原文來自:台灣燙

募資連結:台灣燙計畫,帶你找回被遺忘的台灣料理

相關推薦

更多愛料理生活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