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味道堅持之路
JJ童年在香港一天三餐,都有蠔油。
早餐飲茶必點的叉燒包, 蠔油融合叉燒餡,鹹甜鮮香。
蠔油雪山叉燒包
午餐雲吞撈麵(乾拌麵)及拌青菜簡單淋上蠔油便滿足。
蠔油芥蘭
晚餐家常菜總隱藏著一匙半匙蠔油,與各種食材都很搭。
家裡廚房好像沒蠔油就不成事 。
蠔油羅漢齋煲
20年前剛來台灣,習慣用的李錦記蠔油找不到,剛嫁入台灣家庭只會做港菜的我頓時廢了一半武功, 先生總藉口夜市吃……
蠔(牡犡)的魅力不容置疑。 飯店吃到飽以生蠔為號召, 小吃蚵仔煎大家在意蚵仔有幾顆。以肥美生蠔釀製的蠔油在醬料界中也是魅力十足。
蠔的味道鮮甜濃,以蠔為基底的醬料,既本身鮮味滿分,還能為各種食物提鮮。 蠔油能讓醬汁濃稠,不需勾芡,醬汁便可「掛」在食材上。
照片來源:蘋果日報
直接以蠔油命名的菜式,打開香港餐廳的菜單比比皆是。 不只味道人人愛,更是大賣點,提升菜餚的價值。高檔的幾頭鮑魚,就直稱蠔皇鮑魚!從平民小吃到富豪餐廳、青菜豆腐到牛豬雞魚蝦蟹,無不依賴著蠔油的濃醇鮮味啊!
家常菜中大家對蠔油牛肉、蠔油芥蘭、蠔油豆腐、蠔油香菇等已非常熟悉。
蠔油肉絲草菇炒麵
啊,不能不提蠔油雞翅呢!這是JJ媽媽的招牌菜; 是JJ第一道學會的傳家菜 ;也是最懷念的家鄉菜…..
新婚想以娘家的蠔油雞翅, 表演港妻賢淑的一面。奈何當時超市的蠔油選擇有限,JJ 勉強抓一瓶, 照著習慣做。 怎知試味才知真的「代誌大條了」,這完全不是我熟悉的味道!陸續又請香港朋友帶來漁村蠔油, 以為只要是香港牌就能對味,怎知此蠔非彼蠔。
小學午餐到上班便當,有時還嫌吃膩的蠔油雞翅, 竟然複製不出來!! 不對味的蠔油雞翅,不做也罷, 我堅持要做到記憶中的媽媽味道,就算傳家菜在我這代停擺, 我也不能敗壞娘家菜的名聲!
實在好想念媽媽的蠔油雞翅。
在台北的超市持續尋覓,有天架上出現了李錦記舊庄蠔油,很熟悉的瓶身 ….啊,媽媽就是用這瓶! 雀躍地把李錦記帶回家開工!!
JJ常用的中式醬料
一邊煮一格又一格的回憶浮現,下課回家在廚房陪著媽媽聊天,幫忙煎雞翅。捧著香噴噴的雞翅到餐桌的中途,總忍不住沾一下醬汁,雞、香菇與蠔油融洽的味道,讓我肚子叫得更響。第二天雞翅經過便當加熱,蠔油更入味。 每一代的媽媽,都以親手做的健康美味便當 ,表達對家人的愛心與關懷。
食譜參考:三菇蠔油雞翅
在台灣做出來的蠔油雞翅,與小時候在香港吃的味道一模一樣,證明李錦記蠔油一直百分百堅持著蠔油的水準及口味。這關系到蠔的品質,水質,工序等等,任何一項差異都會改變蠔油的質量,也影響食譜的效果。我也用過其他港式蠔油,有的嫌腥,有的過鹹。李錦記舊庄蠔油,鹹甜鮮的平衡最優,單一使用便可讓料理美味無窮。
蠔油竹筍雞翅
除了傳統港式料理,我也愛用台灣本地食材變出新的JJ家常菜。旗魚肚是我在台灣吃到的美味食材,久煮不柴。女兒尤愛家裡才吃到的蠔油旗魚肚豆腐煲,燒得入味的旗魚肚與豆腐,海鮮味鮮濃,營養豐富。先生極讚有濃厚台灣味呢!
食譜參考:旗魚肚豆腐煲
愛吃家常料理的女兒,出國讀書後想念媽媽味道時,不用再花冤枉時間尋覓正確的醬料。國際化的李錦記, 去到外國也很容易買到。最近去韓國, 打開韓文飲食雜誌也看到李錦記蠔油的韓食食譜, 獨愛泡菜味的韓國人竟也被蠔油味收服了!哈!
回憶回來了,味道也回來了,堅守的傳家味也得已傳承。
李錦記百分百堅持料理,饗好禮>>https://pr.icook.tw/quality-never-compromised
JJ5色廚的部落格:http://jj5colorkitchen.pixnet.net/blog
JJ5色廚的FB粉絲專頁,歡迎加入!https://www.facebook.com/jj5colorkit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