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Safety】塑膠容器包裝如何正確使用?

愛料理 編輯部
最後更新2014/10/02

(Photo by: Rubbermaid Products)

因為輕便又便宜,塑膠幾乎跟我們的日常生活裡的食衣住行都脫不了關係。看看便利超商就可以了解,因為塑膠的便利,所以幾乎所有食物都是使用塑膠容器盛裝。但是若是塑膠類容器或包裝使用不當,可能對我們會產生健康影響!

塑膠主要是由有機化合物聚合而成,它的種類可分為兩大類:熱可塑性(加熱而熔融),熱固性(加熱無法改變其形狀)。在購買瓶裝的食品時,在瓶底或是標籤上大多會印上三角形的「回收標示」。這些數字代表著不同的塑膠材質,便於回收再利用,但是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其產品使用的安全。

衛生局有個防塑口訣:1234567,認清塑膠0危機:號用一次、號不重複、號不微波、號低耐熱、號使用較安全、號遠離熱酸鹼、號類多應慎選」。

  1. PET-俗稱寶特瓶,耐溫約60℃~85℃,建議不要重複使用。
  2. HDPE-對酸鹼抵抗力優,耐溫約90℃~110℃。
  3. PVC-使用普遍,大多使用在非食品的用途方面。耐溫約60℃~90℃。
  4. LDPE-柔軟、呈半透明、耐酸、耐酒精、耐鹼、耐熱至80℃,重複性使用之水壺內的吸管大多為LDPE材質,但因耐熱度不佳,所以只限於吸食常溫之飲品。
  5. PP-具有高耐熱程度(約130℃~140℃) 、耐油、可煮沸、可用蒸氣消毒、具光澤度,具有良好的剛性。
  6. PS-耐熱度90℃、剛性佳、透明度佳、不耐酒精、不適用於高溫熱飲,容易染色、印刷性良好,但不耐油性, 產品只適合用於冷食類及無油脂類之食物。
  7. Other-美耐皿( 美耐皿容器為三聚氰胺與甲醛聚合而成的聚合物,耐熱110℃~130℃,但有溶出雙酚A疑慮,不建議裝盛熱食)、ABS(70℃~100℃,耐酸鹼、油,不耐酒精)、壓克力PMMA(~90℃,耐酸鹼、油,不耐酒精)、聚乳酸PLA(透明度高,耐熱性約50℃,產品只適合用於冷食類。)、PC(遇熱有釋出雙酚A疑慮。耐熱溫度可達130℃,耐酸不耐鹼、耐油,透明度佳)。

 

今天在這裡是想傳遞一個正確的使用食品塑膠包裝正確觀念。之前的一篇 「如何加熱食物才安全」,現在我們來看看「塑膠」材質的安全加熱方式。

以上這幾種塑膠製品就只有5號PP材質可以進行微波加熱,其他材質皆不建議使用!挑選的PP塑膠產品應該有CNS 2446檢驗通過,並且在微波時,不要緊閉上蓋,這樣可避免熱量蓄積,溫度過高。如果加熱時間長,盡量採多是加熱方式進行微波。若是加熱的食品含有較油脂成分,也比較不建議使用塑膠材質加熱,因為油溫經加熱後溫度太高,恐怕會溶化塑膠容器或塑膠包裝!而保鮮膜可以微波嗎?市面上的保鮮膜材質有PE、PVC、PVDC等,只有PE較適合微波。在這裡再強調一下,微波加熱本身沒有問題,陶瓷(沒有重金屬汙染或是破損)和純玻璃材質的容器是最適合微波的。

若是使用電鍋加熱,則是不建議此用任何材質的塑膠容器。電鍋加熱,使水加熱變成蒸氣,蒸氣的溫度可高達120℃以上。這樣的溫度會造成塑膠變形、軟化。所以記得喔,不要使用塑膠容器或是包裝直接電鍋加熱。

若是隔水加熱,5號PP材質相對於其他塑膠材質安全,是若是在煮沸的水中煮過久,還是有塑化劑溶出的可能性。

其他加熱方式如烤箱加熱或是爐火當然是不行的!整個會直接融化燒起來喔!

綜合以上加熱方式,還是請大家將食物放置耐高溫的碗盤中加熱,或是倒入鍋中爐火加熱。這樣才不會有塑化劑的疑慮。

我相信多洗一個碗或是鍋子,不會花到太多時間。怎麼讓我們以及我們的下一代免於塑毒,健康的成長才是我們必須重視的!(記得:若是帶小朋友出去用餐,還是自己準備安全的兒通餐具,避免餐館提供的塑膠容器有塑毒疑慮)

以下是行政院衛生署的宣導海報:(點擊圖片可以看大圖喔)

相關連結:「樂維塔廚房【Food Safety】塑膠容器包裝如何正確使用?
樂維塔廚房粉絲團:「樂維塔廚房

相關推薦

更多愛料理生活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