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東洋人參,降血糖、血脂的保健食材

愛料理 編輯部
最後更新2019/11/12

切成片狀、絲狀的牛蒡,入口帶有微妙的嚼感,吃過牛蒡,但有些人可能沒看過牛蒡的原貌,牛蒡其實是牛蒡植物的根部,牛蒡的根部、莖葉以及果實牛蒡子都能入藥食用,根部的牛蒡為土色條狀帶有粗皮,還有「東洋人參」的美名,近年牛蒡更被視為養生好食材,如對於降血糖、血脂的保健等,但食用牛蒡又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牛蒡:食、藥材兩用的東洋人參

牛蒡俗稱牛大力,而因為外型和人參有些相似,又有東洋人參的名號,牛蒡的好營養相當受日本歡迎,而台灣會開始種植、食用牛蒡,也是由於從日本引進品種而開啟。牛蒡為食材和藥材兩用,在中藥食療裡,牛蒡屬性偏涼,有清熱、疏風散熱、利尿以及解毒等作用。牛蒡含有多種胺基酸等營養,最受到矚目的是能幫助降血糖、血脂以及抗氧化,含豐富膳食纖維,每100公克牛蒡中約含有5.1公克纖維質,利於腸胃蠕動、協助排除身體內的廢物,膳食纖維中也含菊糖,屬於可溶性的膳食纖維,能幫助腸道好菌的生長,也有調整血糖的作用。

吃牛蒡,有些人要稍留意

牛蒡偏寒,若是體質虛寒、感冒不適者、正處生理期等情況,較不適合食用,牛蒡屬於高鉀蔬菜,每100公克牛蒡中約有358毫克的鉀,腎臟疾病者需要諮詢醫師或營養師提供相關食用建議。

處理牛蒡:取段清洗、泡醋水鹽水防變黑

採購完牛蒡,料理前的清洗工作也要注意,牛蒡一旦清洗過變得潮濕後,就要盡快吃完,可別傻傻一次把整根直接沖洗,吃多少再切多少清洗,其他的就裹上白報紙冷藏保存吧!處理牛蒡皮可用刀子背面輕輕刮除,不過若外表清洗得乾淨其實可以保留,因為牛蒡外皮也含有營養呢!擔心牛蒡會變黑,切片後先泡醋水和鹽水!

切成絲狀的牛蒡燙煮後拌上微酸的醋與糖,脆口又開胃;想來點清爽的湯頭時,不妨使用牛蒡,將牛蒡切成薄片和排骨一起熬煮湯頭,喝起來十分清甜;至於近年減重消脂的熱門茶飲牛蒡茶,可以把牛蒡切成絲或片狀,曬乾或運用炒鍋以乾鍋翻炒過取出,沖熱水泡個幾分鐘就能自製完成,雖然牛蒡茶對於降血糖、血脂好,可作為日常保養用,不過適量飲用即可也別過量。

食材牛蒡/牛大力、吳母、大力參、東洋人參
產季・盛產地10月~隔年2月 產地・屏東歸來、台南佳里、嘉義、雲林、彰化等
營養特色鉀、磷、鎂、鈣、維生素A、胡蘿蔔素、膳食纖維、菊糖等
挑選守則外觀直立、直挺 表面帶有些微泥土仍未清洗過 帶有重量實心感
料理撇步1.吃多少切多少清洗,牛蒡皮可用刀背輕輕刮除 2.防止牛蒡變色:去皮切片後泡鹽水或醋水中

牛蒡|推薦料理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炒出不變色的脆口牛蒡:

>>更多牛蒡料理點這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