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紅茶、烏龍茶到底差別在哪?茶風味不同的原因是⋯?

精選書摘
最後更新2020/04/21

綠茶、紅茶、烏龍茶究竟有哪些差別?茶葉可不是茶樹會長出綠茶葉和紅茶葉。它們其實由同一種茶樹來源製作?茶葉的加工方式到底對於風味有哪些影響?世界各地都有愛喝茶的區域,猜猜哪些國家是茶葉的重要產地,最愛喝茶的國家又會是哪一國呢?愛喝茶的你,不可錯過的茶葉經典知識:

Photo:pixabay.com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加工方法不同,顏色、風味也不一樣

明明是用同一種茶葉製成的,為什麼色、香、味會差那麼多?關於這個謎題,接下來我會詳盡說明,但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茶的製造方法吧!

剛採摘下來的茶呈現鮮豔的綠色,施以高溫蒸氣,殺死裡面的氧化酵素 (oxidase,或稱「氧化酶」) ,讓葉片保持原有的綠色,如此製成的茶便是綠茶。不過,若是將採摘下來的葉子加以搓揉(製茶的專門術語叫「揉捻」),任憑茶葉裡的氧化酵素使名叫兒茶素的成分氧化,葉片變成褐色,如此製成的茶便是紅茶。至於讓兒茶素氧化過程中途停止的製茶方式則得到烏龍茶。

沒錯,綠茶、紅茶、烏龍茶都是源自同一種茶樹、同一種茶葉,只因加工方法不同而有了截然不同的風味

當然,就品種而言,有適合做綠茶的品種,也有適合做紅茶的品種,姑且不論味道如何,理論上,大吉嶺綠茶或宇治烏龍茶是有可能產生的。事實上,近年來就有使用日本綠茶專用品種「藪北 (Yabukita) 」製成的「和紅茶(日本紅茶)」。沖泡出的茶湯顏色確實是紅茶的顏色(俗稱「水色」),但因兒茶素含量少的關係,屬於口感比較清淡的紅茶。

相反的,若用印度或阿里蘭卡產的阿薩姆種製成綠茶的話,茶葉確實是可呈現漂亮的綠色,但因兒茶素含量高、胺基酸含量少,就會變成澀味很重的綠茶。每種茶各有適合的品種和栽培法,綠茶、紅茶、烏龍茶只要改變加工的手法,就可變成風味完全不同的飲料。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所謂茶就是指紅茶?

在日本,只要說到茶,大概都是指綠茶,不過,這可不是全世界共通的現象。日本、中國、越南、緬甸等地方的人,平日裡喝的多是綠茶,但除去上述這些綠茶國家,對其他國家而言,所謂的茶指的是紅茶。

請看世界各國茶葉生產量的比例圖,你會發現光紅茶就占了茶葉總產量的七成。紅茶最早源自英國,一直受到世界各國人士的愛用。話說日本的紅茶消費量只有綠茶的十分之一,這點倒是教人蠻意外的。

再者,在日本人的心目中,烏龍茶等於中國茶的代名詞,但其實中國人並不怎麼喝烏龍茶。反倒是綠茶的需求量比較大。若說居民百分之百有喝烏龍茶習慣的,大概只有台灣吧?

除了世界各地的茶葉生產量 (圖1-2) 之外,也介紹一下各國平均每人的茶葉消費量 (圖1-3) 吧。

這是把綠茶、紅茶、烏龍茶等所有茶相加起來的合併值。就產量來說,中國和印度獲得壓倒性的勝利,但平均每人的茶葉消費量卻是土耳其人最多,其次才是阿富汗、利比亞還有英國。至於日本的消費量則是世界排名第 19 。

更多關於各種茶葉學問與泡茶知識,收錄於:

喝茶好科學:專研 50 年「茶博士」,從如何分辨茶葉到解構茶的色・香・味,提供最正確的泡茶知識!

作者:大森正司

出版社:馬可孛羅

購書連結:博客來

相關推薦

更多愛料理生活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