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聯合國】國家碰國家,迸出新滋味
不同的氣候讓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常用食材與飲食習慣,例如俄羅斯的寒冷氣候,讓伏特加成為人手一瓶的暖身飲品;身為水果王國的台灣,處於亞熱帶的氣候讓許多果實長得多汁香甜。不同的人文故事也讓每個國家擁有自己的國民食物,像是發明可口可樂的美國自然將可樂視為國民飲料;日本的精緻文化也將中國的麵條轉變為拉麵發揚光大。
Photo:flickr@Nicolas Raymond
人對料理的想像力是跨越國界的,用不同國家的食材,結合不一樣的民俗風情,也結合出異想不到的新滋味!
不同國家不同代表
講到某些食物可以想到某個國家,有些料理甚至還直接冠上該國家的名字,像是義大利麵或是法國麵包,說到司康或是炸魚薯條,就想到日不落帝國-英國了,泰式料理則是會將椰奶應用在各種食物上,而南洋和印度料理更是別具特色,其中咖哩跟魚露更是料理的必需品。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代表食材,以前因為交通不便的原因都沒有機會交流,現在食物都國際化了,經常都可以藉由混搭來迸出新滋味!
料理聯合國
可樂豬腳 美國+德國
可樂中的成分有助於豬腳的軟化,其中的糖分還可代替冰糖發揮提味功用。但你知道德國豬腳的名氣跟德國二戰的失敗也有關係呢!戰敗的德國欠了一屁股債,貨幣又惡性通膨,德國開始以物資抵弭債務。而這時候豬肉好吃的部分多拿去抵債,只剩下豬腳的部分留在德國,所以德國人便開始發想讓豬腳更好吃的方法,甚至揚名國際了呢!
咖哩雞比薩 印度+義大利
咖哩起源於印度,帶有多重的辛香料的口感,搭配飯、麵、餅等主食都非常美味,但這次放在比薩上面,加上牽絲的起司,令人口水直流。而好吃的比薩,其實是我們去早午餐店常常點的佛卡夏演變而來。佛卡夏是一種簡單的麵包,使用火烤方便保存,一開始是搭配起司食用,後來慢慢地加入不同的食材,就變成現在知名的比薩。
奇異果沙拉壽司 紐西蘭+日本
總是吃著傳統的日式壽司,這次讓來自大洋洲的水果碰撞出不同的酸甜滋味吧!壽司和奇異果其實都是源自於中國呢!壽司是被日本進行了改良,日本是海島漁產豐富,因此壽司經常都會搭配海產類食材。奇異果在中國又叫「獼猴桃」,在紐西蘭種植時,因為境內的絕佳氣候條件、空氣品質、水質,加上富含礦物質的火山灰土壤等原因,讓美味的奇異果成為了紐西蘭的「國果」!
椰奶米布丁 泰國+西班牙
椰奶之於泰國料理就像醬油之於台灣料理,不管是甚麼樣的料理加上一點都是大大的加分。椰奶還可以加入甜點之中,這次的主角就是西班牙的米布丁,但好吃的米布丁其實是由摩爾人(當時北非與阿拉伯人的統稱)傳入的,是將吃不完的米飯加上糖、牛奶和肉桂粉等製作而成。之後更有紫米等各式各樣的米布丁出現喔!
料理是沒有國界的,很多食材只是尚未被發掘,發揮想像力將食物混搭,可能會產生許多意外的驚喜喔!
文章作者:愛料理實習生 簡嘉佑 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