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良憶:「吃進季節,感受生活的氣味。」

pekopeko
最後更新2015/10/13

一年二十四個節氣,妳念得出幾個呢?聰明的老祖宗,早在幾千年前依照著人們的農事活動,將曆法劃出了二十四個節氣,所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僅農作依此為依據,就連生活飲食也與此息息相關。然而這點,韓良憶早就發現了!

喜歡旅行、熱愛生活,要將每一天都過得盡興的韓良憶,其實也是個飲食愛好者。儘管寫作佔了她生活的大半部分,但每天結束寫作後,才是她一日中的另一個開始。「我愛吃,更愛烹飪!在烹飪的過程中,我可以專注在手邊的工作,無論是備料、快炒、燉煮,在這一連串的動作中,將我工作後的心情逐漸沈澱,在這段平順的過渡期間,讓我的下半場生活也隨之緩緩啟動。」烹飪對她來說,是一種「修練當下」的過程,在這種活在當下的修行中,倘若是愉悅的、開心的,那麼做出來的料理肯定是對味又舒服,因為抱持著這樣的心情,讓她的料理就像加了快樂的香料,享用的人不僅吃進美味,同時也吃進了她的認真與用心。

感知四季,感覺生活

韓良憶說:「我做的菜絕對不是什麼厲害的料理或山珍海味,但肯定是最適合自己的料理!」依照當季的食材做菜,是韓良憶料理的最高準則,而關注食材、人與土地間的關係,更是她所重視的!早期住在台灣時並未有這麼深刻的感觸,是後來到了四季分明的荷蘭居住後,才發現:市場的食物隨著季節的變遷,有著不同的風景,看見莓果就知道春到了,擺上涼瓜就知道現在是夏天,神奇的是,就連身體也會悄悄透露出因為悶熱而想吃些消暑的東西,她才發現,原來我們人體的運作,正是與這四季環環相扣。

韓良憶從不說自己養生,嗜吃的她絕不可能放過好吃的東西,唯一僅遵的原則就是跟著季節吃!「妳知道嗎?依照四季與五行的對應,秋天對應金,而金又對應著白,所以說秋天應多吃些白色的食物,而大多白色的食物如山藥、蓮藕、水梨,豈不正是秋天當季的食材嗎?所以與其規避許多食物不吃、刻意少油少鹽,不如就跟著節氣吃吧,讓身體與自然融為一體,這就是我說的『傻瓜養生法』啊!」不以高調的說教方式傳達,韓良憶希望透過當季的食物來表達如何愛地球與愛自己,吃著當令孕育出的果實,就像是吃進了天地陰陽之氣,藉由食物作為媒介,讓自己與土地有了連結,順應大自然,吃當季的食物,這才是飲食的真諦!

年輕時料理講求澎湃的她,追求「加法」烹飪,認為美味就是因為加了很多的配料或調味,結果一盤簡單的蕃茄海鮮義大利麵,常常因為多了不必要的起司與香料而根本吃不出味道,讓她開始改變吃法,用最基本、最必須的食材料理,而那道蕃茄海鮮義大利麵,不僅吃得到海鮮的甜、番茄的酸,還有一點點提點香氣的辛,利用「減法」烹飪就能吃到原汁原味,就是韓良憶現在的烹飪之道。

用心感受「生活的氣味」

韓良憶愛旅行,更愛生活,於是,她以「居遊」的方式來進行每一次的旅遊,不住飯店民宿,而是找一間公寓或民家住下,然後就在一個區域活動,吃著附近的家庭餐廳、閒晃這區的市集,沒有觀光的氛圍,以緩慢的步調、就像當地人一樣的外出回家,偶爾也可以走遠一點,就算只是短短一星期的居遊,也能徹底感受到當地的日常生活文化,這比那些來過數回、卻總是行色匆匆的人,能擁有更多回憶。人生不單止是拍照打卡,儘管那些停留在心中的日常總是小事,卻令人懷念。

「慢活」不是浪費時間,而是體驗生活!很多人總覺得辛苦工作之餘,就是要去逛街、喝下午茶才是放鬆的好生活,真的是這樣嗎?韓良憶說:「體現日常生活不是庸俗、無趣,反而能夠給人帶來能量。」工作時必須承受的壓力,在抽離後若沒有鬆弛這股張力,那麼生活是不會平衡的。對韓良憶而言,最好的充電方法就是烹飪,然後藉由寫作與分享,讓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增添趣味,與朋友間多了互動、與家人間多了話題,就算只是芝麻小事,卻因為多了用心,能量也跟著增加。

好好吃飯,幸福享用「餐桌上的四季」

春餚、夏飧、秋饌、冬膳,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的傍晚,就是韓良憶最珍惜的時光,也是她專心做菜、放空自我的時刻。全心全意的利用手邊的當季食材,一一化為餐桌上的家常美味,獻給最親愛的家人朋友。好好吃飯、踏實活著,最簡單的日常,卻是韓良憶最大的幸福。

韓良憶的新書《餐桌上的四季》,購買去 >> http://goo.gl/di2GjQ

 

 

相關推薦

更多愛料理生活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