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檸檬」是台灣健保救星嗎?且聽愛料理生活誌營養師娓娓道來~
台北市長辯論前天下午登場,吳姓無黨籍候選人在第一階段總結時突然推銷起「蜂蜜檸檬水」,提倡蜂蜜檸檬治百病,天天來一杯,台灣健保與長照問題都將迎刃而解。對此,愛料理生活誌駐站營養師為大家解釋蜂蜜檸檬的營養,來看這杯聖水,究竟有多神吧!
【檸檬營養】檸檬抗癌也可能致癌?適量攝取即可!
檸檬營養豐富,是維生素C的優質來源,同時也是維生素B6、鉀、葉酸、黃酮類化合物和重要的植化素的來源,如檸檬皮中的川陳皮素、橘皮素等,有些研究認為對抗癌有幫助,於是對這個方向的探索就此展開。
但在探索某種成分是否具有抗癌功效時,都是「萃取」檸檬中某物質,並以高濃度狀態測試對「細胞」的影響,跟「從口飲用」之後對「整個人體」的效用算是兩回事,不能相提並論。
況且,檸檬萃取物的效用也不是一直都很正面,例如近年也有一些研究表明,葉酸在抗癌作用上可能更像一把雙刃劍——條件適宜時它可以降低結腸直腸癌的發展,但過度攝入等情況下它,也可能成為促進癌症發生的兇手。
任何食材吃到「有療效」都是很濃很濃的劑量,單一食物大量攝取,絕對同時會有好處也有壞處的,檸檬就是一種水果,一天1大顆或2小顆份量就夠,維他命C比檸檬豐富的水果也比比皆是,何必單戀一枝花,多元攝取更健康囉。
【蜂蜜營養】「真正」、特定的蜂蜜,可能對傷口癒合保健效果,但市面大多數蜂蜜只是高果糖漿!
一般生活中蜂蜜都是當作糖來使用,因為每100克蜂蜜之中確實60克都是「糖」,其餘就是水分。
蜂蜜之所以備受推崇、留給人「比砂糖健康」的形象,則是因為「真正」的蜂蜜中,具有微量的特殊酵素等分子,在「傷口癒合、保護胃部、通便等調整腸胃道作用、抗氧化」等作用上發現長期飲用可能有保健效果,例如紐西蘭特產的麥盧卡蜂蜜主要保護胃壁,一瓶要價就要上千。但目前正反方意見都有,同時許多研究結果也發現喝了沒有什麼效果,並沒有達成一個結論,更別說對它的「療效」打包票。
何況蜂蜜在台灣還常見「摻混」的問題,例如最常見「高果糖糖漿調味」製成的蜂蜜糖漿;二則是「真蜂蜜摻入高果糖糖漿」;三是「餵蜜蜂糖水,而非讓蜜蜂採花蜜(幾乎沒有酵素)」等產品。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教授陳裕文2013年研究就發現,台灣約一半市售其實都不是真正的蜂蜜。
純糖漿調味出的蜂蜜,想必絕對是沒有療效,一般選購時只能依據「養蜂協會認證標章」、「台灣優質純蜂蜜」來分辨。而無論真偽,蜂蜜內含幾乎都是糖,其危害人盡皆知,隨人類演化,我們的中腦邊緣系統對甜食具有適應性,要一步步達到同等的愉悅感,我們將會需要攝取越來越大量的糖,台灣營養調查統計就發現,台灣人近10年的含糖飲料攝取量狂增2倍。
【蜂蜜檸檬的營養】高鉀、酸度高、性寒,特定族群不適宜
衛福部國健署也因此希望大家別再無節制「甜」下去,2017年首度在國民飲食指標中增列「糖分攝取上限」,建議大家不宜攝取超過每日總熱量的10%,意指每天最好能控制在約50公克以內。
所以說,蜂蜜檸檬可以作為一種良好的消暑飲品,但劑量無法治療疾病,畢竟檸檬酸度過高也可能會傷胃,調味之後又有糖分熱量的問題。另外,蜂蜜檸檬性質偏涼,長期喝檸檬水也容易導致脾胃寒涼,造成疲倦、噁心、腹痛、經痛、四肢冰涼等,甚至越喝越水腫。腸胃功能、腎功能不好的人應該避免飲用。
蜂蜜檸檬就是一種飲料,1天1杯250c.c.就差不多了~喝東西還是白開水最好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