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節竹筍有哪些品種?桂竹筍、箭筍等有哪些差別?推薦料理法最鮮甜!

愛料理 編輯部
最後更新2021/01/15

鮮甜的竹筍在四季中各有品種盛產的差別,來到冬末、春天季節乍暖還寒時,燉一鍋竹筍雞湯能讓身體暖和起來,冬天裡常見的竹筍又是哪些品種?冬季常見的冬筍,如孟宗竹筍、箭筍以及桂竹筍,它們又有哪些差別和推薦的料理處理方式與吃法呢?一次教你分辨冬、春季節竹筍品種的不同:

▶冬季竹筍

孟宗竹筍

冬、春季節竹筍有哪些品種?桂竹筍、箭筍等有哪些差別?Photo:freepik.com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 產季:12~隔年2月,2~5月
  • 特色:外殼長滿絨毛、體型偏粗/春季生長的孟宗竹筍顏色較黑

冬天常會吃到的竹筍,習慣直接稱它為冬筍吧?其實我們所稱的冬筍就是指孟宗竹筍,在冬季以生產孟宗竹筍為主。冬天產的冬筍,是孟宗竹筍的幼年筍,外殼充滿絨毛外型較矮胖、粗大,生長在較高的山區。料理時,一般多將冬筍切成薄片狀,與排骨、魷魚以及螺肉等燉煮成一鍋暖呼呼熱湯,竹筍的鮮甜熬煮進湯頭中,配著脆口的冬筍片,好甜。

推薦的孟宗竹筍料理

到了春天,仍然可品嚐到孟宗竹筍呢!此時孟宗竹筍外觀顏色會較烏黑些,將其片成筍片,切斷纖維能變得脆而有口感,熬煮竹筍湯,或將其與肉片香炒,皆為推薦的料理。

▶春季竹筍

箭筍

  • 產季:3~4月,8~10月
  • 特色:外型細長、直立,筍色偏白

春天開始,細長的箭筍開始報到,箭筍的外觀好辨認,呈現細長、直立狀,在春、夏天都能短暫瞧見它。箭筍以生長在北部、北海岸山區等地為主,採收完去除外殼後,箭筍的筍肉呈現的是偏白色。

推薦的箭筍料理

料理時多保留其長條外型,將其與蒜末、肉絲以及辣椒等爆炒,外表裹上了少許肉汁與辣度的箭筍,在春、夏季享用又鮮脆、又開胃。

桂竹筍

Photo:freepik.com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 產季:4~5月
  • 特色:外型細長、筍殼帶有褐黑色斑點

春天裡另一種特色竹筍,則屬烹煮後偏軟的桂竹筍,桂竹筍產於每年4~5月,外型細長、筍殼上帶有褐黑色的斑點。桂竹筍雖然和箭筍皆呈現細長的長條狀,但桂竹筍外型較粗些,箭筍則較細小,可以區別。

桂竹筍的生長會由土壤中冒出,最後採摘時,從底部折起後採收。市面上販售的桂竹筍,多會由店家將筍殼去除並燙煮完成販賣,挑選桂竹筍時,要留意是否擺放在販售區域過久如果有酸敗氣味,建議不要購買

推薦的桂竹筍料理

桂竹筍的內部呈現中空管狀,燙煮後筍肉偏軟,如果切成縱長型,能吃到竹筍的細長纖維感,這種切法適合清炒、拌炒辣豆瓣醬;將其切成管狀,則適合滷煮,與五花肉、酸菜或梅乾菜等一同滷過,管狀能裹著肉汁,配飯是剛剛好的美味。

▼將桂竹筍撕成條狀,拌炒辣豆瓣醬超下飯!

透過不同竹筍,帶您走過了冬、春季,孟宗竹筍、箭筍、桂竹筍各有特色與合適吃法,試著在當季時好好品嚐它們的差別吧!冬、春天常見的孟宗竹筍、箭筍、桂竹筍,你又最喜歡哪一種呢?

 

資料參考來源:

農委會主題館

南投竹山鎮農會

 

延伸閱讀

春季就吃桂竹筍,怎麼做才能去筍的苦味?

夏季竹筍三劍客:綠竹筍、烏殼綠竹筍、麻竹筍

相關推薦

更多愛料理生活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