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就吃桂竹筍,怎麼做才能去筍的苦味?
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不同口感和種類的竹筍,在冬季可吃到冬筍,春天則有劍筍等,而到了4、5月份,則是細長的桂竹筍擔任主打的筍類!竹筍以高纖維質、低熱量的食用好處為名,不過竹筍的種類甚多,一時也分不清楚,不如先來認識春季4~5月正當季的桂竹筍吧!桂竹筍又適合怎麼料理呢?
桂竹筍的外型細長,筍殼帶有褐黑色的斑點,可以透過這兩個特徵來分辨。桂竹筍冒出土壤生長,採收時多選擇長度在30公分左右的桂竹筍,將底部折起就能摘採。桂竹筍和其他竹筍一樣,含有水分、膳食纖維,更有低熱量的優勢,桂竹筍每100公克只有約10大卡,同時含有維生素、鉀、鈣、鎂、磷等營養,吃起來軟中又帶脆口,是清甜有口感的蔬菜。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一般在市場中購買到的桂竹筍多為農家或攤販已先將桂竹筍去除外部筍殼並川燙、殺青完成,或是燙過後泡在水中,避免新鮮竹筍因為含有水分而不易存放、販售。生竹筍容易帶苦,只要透過燙煮的作法就能運用熱來去除苦味,使後續料理、品嚐時不易吃到苦澀的竹筍。
購買桂竹筍回家後,若攤販已先處理過,可視形況再稍微簡單燙煮,或購買時詢問店家是否需要再處理。如果購買的是新鮮桂竹筍,記得先去掉竹筍外殼,並切除底部等粗纖維區塊,再另起一鍋熱水長時間燙煮,能去掉苦澀味,煮軟也更好料理。
桂竹筍搭配不同的切法與吃法:
1.切成絲狀:
和薑絲、蝦米清炒,吃出桂竹筍清甜;搭配蒜頭、肉絲,再來一點辣豆瓣醬,有點辣度的竹筍肉絲,不小心就會讓你多吃了半碗飯!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2.切成塊狀:
將桂竹筍用滾刀法切塊,塊狀適合燉煮滷竹筍、竹筍湯,在煮的過程釋放清甜,也吸收湯汁的滋味。運用薑爆炒五花肉片後,放入桂竹筍、客家梅干菜拌炒,調味後加水熬煮。至於煮湯,只要少量的排骨、多量的竹筍,最後加些酸菜並調味提出湯頭,能為正餐劃下精彩的結尾。
桂竹筍的產季較短,接著就換綠竹筍、麻竹筍接棒了,想品嚐新鮮桂竹筍的人,腳步要加快了!想煮出不苦澀的桂竹筍,記得先燙煮過,去掉苦味喔!
延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