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蛋時可用哪些食材來替代補足蛋白質?營養師提供多種食物範例
近期的熱門新聞之一就是「缺蛋」。台北市政府新聞稿內容表示,因為這陣子發生雞蛋短缺的狀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的戴暐庭營養師,就提供民眾在買不到雞蛋時,可以用哪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來取代雞蛋的相關資訊,有需要時可作為參考。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雞蛋的蛋白質可用哪些食材來補足替代
戴暐庭營養師說明,一顆雞蛋的蛋白質含量約為7公克,若想攝取相同含量的營養素,可改吃半盒嫩豆腐、一杯190ml的無糖豆漿、1.5片五香豆乾、一小把毛豆(50顆、約2湯匙)、或是半掌心的肉類及魚類,就能攝取到等量的蛋白質。
營養師戴暐庭也提醒,在選擇雞蛋的蛋白質替代食物時,可依照「豆、魚、肉」的順序來攝取,富含植物性蛋白的豆製品可為補充蛋白質的首選,肉類部份則建議避開油脂含量較高的三層肉或加工肉品(如香腸、熱狗等)較佳。
▼由台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團隊提供的「雞蛋替代食物份量一覽表」。
戴暐庭營養師建議,早餐習慣來個水煮蛋或是茶葉蛋的民眾,可考慮更換為豆漿或豆干、豆腐、豆皮等,一樣可以補足蛋白質;午晚餐的部分,也可選擇肉類、魚類、海鮮類做替換。若真想吃蛋,市面上已有許多業者以鴨蛋代替雞蛋,事實上在同等重量下,鴨蛋與雞蛋的蛋白質含量相似,亦可作為良好的替代選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