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乳上的SPF、PA是什麼意思?物理性和化學性差在哪?
Photo:pixabay.com
這兩週氣溫超高,大家紛紛往海邊跑,享受陽光的同時,也免不了擔心會被曬黑。每到夏天就表示我又會開始被以下問題轟炸:
「物理性防曬跟化學性防曬怎麼分?」
「SPF係數越高越好對嗎?」
「號稱超防水的防曬乳對皮膚無害嗎?」
「比較貴的防曬,用量可以比較省對吧?」
為了讓大家安心地度過夏日,所以我把關於防曬的一些常見問題整理在這邊,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嘍~
防曬的基本知識
說到防曬,第一個得談的就是紫外線。陽光中的紫外線,是造成肌膚曬黑、曬傷的主因。到底什麼是紫外線呢?
UV,是紫外線 Ultraviolet 的縮寫。用比較簡單的說法,想像在彩虹中比紫色更下面,有你眼睛看不到的太陽光。
所有的可見光都是電磁波,只是波長在 380~780 nm(奈米)的部分眼睛才看的到,所以叫可見光。而紫外線,就是波長比 380nm 還要短的電磁波。根據波長不同,又分成三種:
- UVA(波長 315 – 400 nm)
- UVB(波長 280 – 315 nm)
- UVC(波長 100 – 280 nm)
電磁波的波長越短,能量越強。所以對肌膚的傷害性,UVC > UVB > UVA。
講到這,你一定很害怕,「博士,那怎麼沒有防禦 UVC 的防曬產品?」
別擔心,大氣層中的臭氧層,會過濾掉大部分的紫外線,所以地球表面幾乎是沒有 UVC,只有 UVB 及 UVA,而 UVA 的量遠大於 UVB。一般來說,UVB 對肌膚的主要作用是曬傷、而 UVA 則是曬黑。
SPF、PA是什麼意思?
SPF、PA 都是防曬係數的表示法,只是定義不同:SPF 是保護肌膚不被曬紅為主,而 PA 是以保護肌膚不被曬黑為主。詳細的定義很學術,我這裡不多說,簡單舉個例子解釋:一般來說,在太陽下照射約 10 分鐘,肌膚即會產生曬紅的反應。若使用某防曬品後,肌膚被太陽曝曬,可以延長到 150 分鐘後才曬紅,那這個產品的就是 SPF 15:延長了 15 倍的時間。換個說法,這代表 SPF 15 的產品,可以阻擋掉 (15-1)/15 = 14/15 =93.3% 的紫外線。因為紫外線中主要會造成曬紅的是 UVB,所以通常我們就以 SPF 作為防曬產品阻擋 UVB 效果的依據。SPF 是國際公認的標準。
至於 PA,則是日本針對 UVA 防護所制訂的標準,目前分為 PA+、PA++、PA+++、PA++++ 四種,越多+號就表示防護力越高。除了 PA 外,歐美系針對 UVA 防護效果的防曬係數表示法也各不相同,IPD、PPD、Boots Star Rating 等指數也都是用來衡量 UVA 防護效果的標準。
Photo:pixabay.com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物理性防曬跟化學性防曬怎麼分啊?
物理性防曬,簡單說,就是用粉體把皮膚遮起來,不被太陽曬到。主要成分有兩種:氧化鋅與二氧化鈦。你沒看錯,這其實也是礦物粉底的主成分。化學性防曬的原理,則是利用化學防曬劑吸收紫外線,達到防曬的作用。
一般來說,物理性防曬對肌膚比較安全,不易引起刺激、過敏,所以針對嬰幼兒、剛做完醫美療程的人,都建議使用純物理性的防曬。而以往物理性防曬比較容易被詬病的反白、不容易塗抹均勻,這幾年因為技術的進步,已改善許多。
化學性防曬的好處是不悶不黏不膩,而且在劑型上的變化比較多樣。化學性防曬最主要被質疑的,就是可能對肌膚造成刺激。而且,每一種化學性防曬成分,都有一樣的疑慮。所以,不需要把每一個化學防曬成分拿來問我說這個危不危險、 O不OK 了。但是,千萬別緊張,也不要把化學性防曬直接判定為十惡不赦。一來這幾年技術的進步,新的防曬成分刺激性降低;再者,我們並不是直接把 100% 化學性防曬成分直接塗在臉上,而是使用已經與其他成分調和過的產品。只要產品設計得當,安全性是可以被檢驗和認證的。
不過提醒大家,其實不用那麼糾結在物理/化學性防曬。市面上七成以上的曬產品,都是同時使用物理性及化學性防曬的,目的就是讓防曬效果更好,使用起來也更方便。
號稱超防水的防曬乳對皮膚無害嗎?
這個問題很有趣。坦白說,防水對防曬很重要,不容易流失,防曬效果才持久。尤其是周末假日進行休閒活動、玩水的時候。但是有兩大問題:
- 宣稱防水的,真的防水嗎?
- 若是防水真的很強,你怎麼洗掉?
防水的防曬說穿了就是加入類似膠水的成分,使得防曬劑在皮膚上能抗水洗,停留得久一些。第一個問題,可以自己實地測試一下。將防曬產品塗在紙上,灑上水,看是形成一顆顆分開的水珠,還是連續的水膜。如果是一顆顆的水珠,表示的確有防水效果。再來,有擦防曬,記得一定要用卸妝產品卸妝,特別是使用用防水效果的防曬產品,確保把防曬產品都清洗掉,以免造成肌膚負擔。
貴的防曬表示可以擦少一點?
曾經遇過一位客人對我說:我買某名牌的防曬乳,每次只要用一顆紅豆大小的量就不會曬黑!雖然一罐要五千多塊,但其實比較划算。
各位,請絕對不要相信貴的防曬乳貴是因為它用量比較省。前面提的 SPF、PA 數值是在每平方公分皮膚上塗抹 2 毫克防曬劑時測得的。也就是說如果使用少於這個量,你買的 SPF30 防曬劑效果可能還不如把 SPF15 防曬劑塗夠。不管你是買防曬係數多高,買哪個品牌,花了多少的錢,如果擦的量不夠,前面說的都化為烏有了!
一般來說,臉的部分,如果要擦到足量,必須在掌心擠出 50 元硬幣大小的量;若是全身的話,大概一次就得擦 30~40 克!如果你買了「貴松松」的專櫃防曬乳,卻也因此很省用量的話,效果反而不及一般的開架防曬乳,成為冤大頭。另外勤補防曬也是必須的!以周末戶外活動來說,出門前 15~30 分鐘擦一次,之後每兩個小時補擦一次,若是有下水,更是一小時左右就應要補一次,才能確保這層防護罩達到效果。此外,並不是擦了防曬就無敵了!記得,長袖、陽傘、走路走騎樓陰影處⋯⋯等等,都是夏日出門避免曬傷曬黑曬傷的秘訣,千萬不要以為擦了防曬,就拼命曝曬在陽光下完全不遮蔽喔。
好啦!囉囉嗦嗦的講了這麼多,祝大家黑色素退散,防曬成功!
[廣告]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